“多謝張總誇讚,我會驕傲的。”
“哈哈,你有驕傲的資本,就憑你剛剛那番話,未來網際網路行業,有你一個位置。”
“未來誰說得準,我只想把握當下。”
“說得好。”
接下來,李明睿醞釀了一番,這才說出此行的目的。
“張總,我有一個大計劃,我想將外賣員管理運營部門拆封出來,單獨成立一個人力資源公司,這家公司專門提供外賣員負責送餐。”
“那這樣和之前有什麼分別嗎?除了公司名頭,其它的不還是照舊嗎?”
“之前的外賣公司太龐大了,說起來是做外賣平臺的,可是隨著外賣員越來越多,我們把精力都放在了外賣員隊伍治理上了,你說我們還是一家平臺嗎?”
張訓豪若有所思,聯想到最近發生的幾起外賣員和客戶的衝突,給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外賣員是第三方公司的,那麼就算因為外賣員和客戶發生爭執,對自己公司的影響也不算大。
以前之所以需要將外賣員掛在公司名下,也是為了打廣告,穿著公司配發的衣服,能讓人知道餓就點。
但是現在不論是餓就點還是下單啦,基本上已經廣為人知了,所以也不需要打廣告了,到了這個體量,怎麼減少黑天鵝事件對公司的負面影響,才是重中之重。
“張總,你說我們兩家的外賣員是獨立分開的麼?以我的推測,很多外賣員其實在我們兩家公司都註冊了外賣員身份,所以既然有些人是我們兩家共用的,那乾脆我們把外賣員獨立出來,我們兩家共同掌管這個人力資源外包公司。”
李明睿說完,便悠閒地喝起了茶,好似在給時間讓張訓豪思考。
張訓豪心裡默默計算著利弊,結果發現是利大於弊,將所有外賣員外包後,可以省卻一個部門的管理費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利益,只有永遠的利益。”
張訓豪發現其中的好處後,果然心動,只是不能明顯表現出來。
“我們可以合作,這沒問題,可是畢竟餓就點我已經賣掉了,現在雖然還在公司任職,但是不能做最終決定。”
“這不是問題啊,至少你在公司還有一定的話語權吧。”
張訓豪沒有反駁,場面瞬間安靜下來。
過了半晌,張訓豪終於問出了最核心的問題:“新成立的公司怎麼分配股份?”
李明睿聽到這裡,便知道今天來的目的已經快要達成了,張訓豪既然主動和李明睿商談利益分配問題,那就意味著他確實在考慮合作的事情,而不是草率地應付。
“你說應該怎麼分配?”
李明睿一句話,便將皮球踢給對方。
商業談判中,一般往往先開口的一方會比較吃虧,所以才會有各種酒席。
一個是國內盛行的餐桌文化,還有一個就是人在喝酒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放下心裡防備,這會給己方帶來很大的主動權。
張訓豪對於李明睿的小心思也是門清,只是自己確實處在被動的一方,所以也不和他推託,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兩家對半,這樣更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