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是誰?1993年被健力寶送到巴西留學的大拿,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擔任隊長。97年應召回國,加入戚務生執教的國家隊。賽場上大局觀強,位置感良好。處理球優秀,再加上一身充足的體力,“跑不死”的李鐵油然而生。
如果李明真能在李鐵腳下嘗到甜頭,02年世界盃也就不會缺席了。當然,謠言什麼的不要相信。)
遼省隊30號大將死死的把李明壓在身後,導致李明動撼不得。連跳都沒跳,皮球就準確的落在了李鐵的胸口。撞擊的瞬間李鐵胸口急劇收縮,狠狠地吸了一口氣。皮球直接被李鐵卸到了腳下。
皮球剛剛落地,李鐵迅速擺脫掉李明的拉扯,甚至還隱蔽的小推了李明一下,導致李明在第一時間速度沒有上去。
向著前方空白處帶球的李鐵,猛地掄起大腿,作勢要長傳李堯。外援內梅切克見狀連忙轉身一跳,力圖封住李鐵傳球路線。誰知李鐵這時卻輕輕一扣,晃過內梅切克,直接推了一個地滾球,皮球筆直的向前滾動,直接滾到了肇俊哲腳下。
“小將肇俊哲那球,看他怎麼處理......虛晃......趟......肇俊哲帶球過掉了張恩華,繼續把球帶向底線!”
“呼啦!”全場球迷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目不轉睛的盯住這一刻,看著肇俊哲在突到底線時一記傳中。張恩華用力一鏟,可是皮球早已飛過他的頭頂,飛向大連禁區。
禁區內曲聖卿和張玉寧兩人被看得死死的,後點李堯也有人盯防。韓文海看著空中飛來的皮球,計算著路線,直接棄門而出,打算雙拳將球擊出。
可是沒想到肇俊哲的傳中球極具旋轉性,飛到韓文海面前時早已超出了韓文海的計算。但老將不愧是老將,奮力探身,再次讓身體向前沖進了幾厘米。兩只拳頭終於擦到了皮球,皮球改變了方向,飛向了禁區外。
而這時,一道火紅的身影對著皮球直沖過來。張耀坤只來得及看清楚來人背後的號碼,便看到一個短發少年飛身躍起,直接將球撞向球門。
在四萬五千名觀眾的注視下,皮球擦碰到了立柱,直接飛向場邊攝像機。“咣當”一聲,連人帶攝像機都被撞翻。“呼”的一聲,場上觀眾一片嘆息。
多麼好的機會,面對空門,國腳總是有辦法不進。
大羽落地雙手擦了一把臉,遺憾的回過了頭,等待下一次的進攻。
比賽還有15分鐘不到就要結束了,張引也先後換上了白廣海,曲樂恆和陳洋。三名強有力的進攻隊員一上場,就立刻對大連球門展開了圍攻。
肖佔波在場下脫掉了上衣,用力的甩在椅子上。沒辦法,自己是個防守見長的球員,而此刻無論是教練還是球迷,亟需遼省隊拿下三分,自己只能為隊伍做貢獻了。而肇俊哲和李堯則沒什麼疑問,自己已經和對面後衛拼光了體力,這時候隊友來接力是最好不過了。
遼省隊陣型一下子變成了343,前面玉面殺手帶著“雙曲拍門”,身後大羽,陳洋,白廣海相互策應。單後腰的李鐵,有一種的感覺。
面對遼省隊的拼死反攻,李應發也做出了保守的策略。先後換下了1明前腰和兩名後衛,全力加強防守,爭取在遼省隊主場拿下一分。
一時間遼省隊前場狂風暴雨,山呼海嘯。就連哈吉和李鐵兩人也都不停的參與進攻,把被大連解圍的球重新送回禁區。遼省隊只有李善宰和曲東站在中線上,剩下的人全都攻到了對方半場。
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絲毫的妥協。拉不住就拽,拽不了就鏟。鏟不到球就踢人,踢人只踢一條腿。也許若幹年後的國足風格就是從這裡走出去的,但是實戰證明,這樣的戰略真的可以阻擋對方的進攻。
萬達後場包括替補隊員幾乎全部染黃,但是白廣海和曲月恆的這倆新上的球員腿上都染了紅,更別說踢了快全場的遼省隊三叉戟了。
陸俊的哨聲不斷,這時候已經沒人再糾結他之前的判罰是對是錯了,聽到陸俊的哨聲,大連隊所有人都心頭一鬆,似乎在為又一次擋住遼省隊進攻而感到慶幸。
而遼省隊則趁機打出戰術,無論是快速手拋球還是任意球快發,抓住了一分一秒的時間不讓對方休息。地面滲透,高空滲透,兩個不同型別的直塞讓大連後防疲於奔命。而李金羽也良好的展現出海歸應有的能力,不僅把張耀坤耍的團團轉,甚至還送出了幾個有威脅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