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框、門框,用的都是硬雜木。趙家這老房子,窗戶框子都是水曲柳的,必須得用電鑽,朱江就去屯部借工具。
等他回來,看杆子都立起來了,朱江不禁暗自佩服這些老孃們兒、老太太,朱江感覺她們是真能作。
眼看著老太太往坑裡填土,朱江微微皺眉,看向王美蘭道:“這坑怎摳出來的呀?這得費多大勁吶?”
要不是冬天,朱江也不會說這話。可眼下是冬天,冰封大地,地土都凍著呢,想挖這將近一米深的坑可是不容易呀。
“燒的唄。”王美蘭笑道:“那也沒別的招啊。”
說到此處,王美蘭暗自佩服自己。要不是自己當機立斷、領人開乾,等趙軍回來再燒坑、挖坑,那還趕趟了嗎?
老太太將土填回,女人們轉圈將土踩實,王美蘭拿磚頭轉圈圍住松木杆,然後用小錘將磚頭鍬進土裡。
緊接著,王美蘭進屋端出和黃泥的大盆,轉圈在松木杆周圍砌了五十公分的座。
“這回差不多了!”看著那穩固的天線杆,胡三妹笑道:“等泥硬了,再澆桶水,一凍更結實。”
“唉呀!咱也不會呀,費勁吧啦整上了!”王美蘭道:“這援民要擱家呀,這活兒都不能用咱。”
“可不怎的!”趙玲隨聲附和,而這時朱江在屋裡敲窗,電視天線接好了,就等王美蘭回去主持“開機儀式”。
女人們呼呼啦啦地往屋裡走時,小鈴鐺、趙虹、趙娜、李小巧還在屯子裡顯擺呢。
四張小臉被風呲的通紅,但她們心裡火熱,只恨這永安屯太小,仨小時就擱屯子裡轉了個遍。
當然,這仨小時可不只是走路。要只走路的話,用不上一個小時就能把屯子轉遍。
四個小丫頭在遊屯的途中,看到人就禮貌的打招呼,人都不瞎,誰都能看著她們背的書包。而看到這樣的新鮮事物,任誰也都得問問。
這一問,那就有的聊了。
所以,這一轉就轉了三個多小時。
“鈴鐺!”趙虹問小鈴鐺說:“咱還哪兒沒去了?”
“該去的地方都去了。”小鈴鐺回憶道:“屯部、小賣店、豆腐坊、大煎餅鋪,就那老張家門口,咱還來回走好幾趟呢。”
小鈴鐺口中的老張家可不是他們家,而是張佔山家,只不過那家裡沒出來人,也不知道徐美華、張來寶娘倆幹啥去了。
“那回家吧。”趙虹提議後,看向李小巧問道:“你說呢,小巧?”
“我都行。”李小巧表態道:“我怎的都行。”
問她等於沒說,而這時趙娜發言道:“二姐咱回家吧,我餓ne)了。”
小丫頭純是走餓的。
“餓啦?”小鈴鐺一聽,忙做主道:“那咱快回去吧。”
說完,她便帶著三個小姑姑往家走。
忽然,一個聲音從西邊那戶籬笆院裡傳出。
“張鈴兒!”一個跟小鈴鐺年紀相仿小小子從院裡跑出,這小小子身上棉襖、棉褲都打著補丁,但這在眼下的林區、農村屬於正常。
小鈴鐺本名叫張鈴鈴,熟悉的人叫她的小名鈴鐺,還有一些人為圖方便,就張鈴兒、張鈴兒的叫她。這類人,多數都是小鈴鐺的同學。
這小小子跟小鈴鐺不是同學,但倆孩子是同級,小鈴鐺是一班班長,那小小子是二班班長。
他叫陳有亮,他爸叫陳啟明,人送外號陳大賴。曾與張援民聯手三戰熊瞎子,頭兩次皆以失敗而告終,而且險死還生。最後那次,張援民在半路發現有豹子出沒,便終止了行動,打發了陳大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