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時,金小梅從兜裡掏出四張大團結來,並將其分成兩份,先遞給趙軍二十塊錢,說道:“你們不是看援民去麼?這二十,是我和你叔的,你幫我們捎給他。”
“哎!”趙軍應下,而此時金小梅又把另外二十遞給趙軍說:“這是寶玉給援民的,你們兄弟感情不一樣,他沒法過去,心裡還不得勁兒呢。”
趙軍聞言一笑,將錢都接在手裡,道:“那行,嬸兒,我給他捎去就完了。”
見趙軍把錢收下,金小梅抬手向外一指,道:“軍,你們別著急走,你等我跟那幾家說一聲去。”
趙、李、王、張、解、林,再加老太太就算是七家人,他們天天在一起吃吃喝喝,有隨禮的事必然是同進退。
“行,嬸兒,那你幫著給張羅吧。”趙軍道:“他們幾家,完了我江奶不用。”
自江老爺子去世後,老太太就不參與這屯子的紅白喜事了。而他們老兩口這輩子沒兒沒女,只有老頭兒去世辦了個白事,所以到現在為止,滿屯子只有欠老太太禮的,而老太太不欠任何人的。
她都這麼大歲數了,深知人在人情在的道理。有一天她不在了,人情也隨之而去。
所以,老太太不再參與任何紅白事,但趙、李、王、張、解、林這六家除外。
而且老太太有一大筆錢在趙軍這裡,並且告訴過趙軍,這幾家有事,就讓趙軍看著幫她隨。
金小梅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當即沖趙軍一擺手,快步往外院走去。
見金小梅走了,趙軍緊忙進屋,對那為了進城而換上新棉襖的王美蘭說:“媽,我嬸兒給拿四十塊錢,讓咱給我張大哥捎去。”
“啊?”王美蘭聞言一愣,皺眉道:“怎四十呢?”
別看二十、四十的對趙家來說不算什麼錢,但這年頭,二十塊的禮在山區就到頂了。
不管他們關系再怎麼好,隨禮最多的也就是二十,要不然別人沒法隨。這也是為什麼周成國不趕在趙軍結婚時給他大禮,而要在過年前給趙軍買電視機的原因。
否則的話,趙軍結婚,周成國來給隨一千,別人怎麼隨?李寶玉、張援民怎麼隨?趙有財那些徒弟怎麼隨?其他被趙軍幫助過的人怎麼隨?
這不僅讓人為難,而且有替趙家抬高禮金的嫌疑,這樣對周成國、對趙家都不好。
最關鍵的是,這二十塊錢的頂是永安林區多少年的規矩,這次破壞了規矩,以後別人家再辦事都不好辦了。
那樣就惹眾怒了。
“有二十是寶玉單獨給我張大哥拿的。”趙軍向王美蘭解釋,王美蘭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李寶玉分家在即,單獨給張援民隨的。
“親家母啊!”忽然,胡三妹的聲音在母子二人身後響起。
趙軍、王美蘭回頭,只見胡三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從兜裡掏出錢來,說道:“張援民那次跟小軍上我們那兒去,還給周到扔二十塊錢呢。”
說著,胡三妹抽出二十塊錢,就近扔在炕桌上道:“你們幫我給他捎去吧。”
“大娘!”王美蘭剛要答應,卻見趙軍側身往炕沿邊一坐,對胡三妹說:“一會兒我們娘仨先上山,完了我們直接擱那邊就走了,我尋思啥呢,我想領我姐也進城溜達、溜達。”
“啥?”趙軍此話一出,在外屋地乾活的趙春一下子躥進裡屋,欣喜地問趙軍道:“進城?”
“啊!”看趙春如此高興,趙軍和王美蘭都笑了,趙軍更是問趙春說:“你想去不得?”
此時趙春卻是看向了胡三妹,而胡三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抓起剛丟在炕桌上的二十塊錢,招呼趙春道:“老閨女,正好你代表咱家看張援民去。”
“哎!”趙春一看婆婆這是同意了,過去把錢接過時,對胡三妹說:“媽,那孩子就得你挨累了。”
“你這話說的。”胡三妹一笑,道:“我大孫子,我有什麼挨累的。”
說著,胡三妹突然從兜裡掏出剩下的錢來,並快速塞進趙春棉襖兜裡。
“媽!”趙春一驚,胡三妹甩手在她腰間輕輕一拍,道:“去吧,沒事兒,家裡不用掂心。”
胡三妹話音剛落,趙有財從外屋回來,叮了鐺啷地把盆子、杓子往外屋地一丟,趙有財就進了屋。
“呀!”看到換上花棉襖的王美蘭,趙有財道:“你上墳穿那麼立正乾哈呀?一燒紙,不整一身埋了吧汰……”
趙有財話沒說完,就對上了王美蘭極其不善的目光。
正所謂想刀一個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趙把頭表現一早晨算是白忙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