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王翠花抬手往外一指,才繼續說:“你給那些就我們夠吃了,再有你就拿家去,你們家人多。”
趙軍給老丈人家分了十斤的小魚,馬家四口人都吃不了。
但趙軍笑著對王翠花說:“大娘,我們一會兒下網,過倆小時就起,能起多少算多少。但我估摸那裡頭魚能不少,完了咱拿回來燉著吃唄。”
“哎呦!”還不等王翠花說話,馬大富驚奇地道:“這天兒,你們怎下網啊?”
聽趙軍把他們下網、下地籠的方法一說,馬大富頓時來了興致。
“趙軍吶。”馬大富說:“你大娘飯要做好了,你擱這兒吃唄?完了,咱爺倆一塊堆兒去。”
“啊?”趙軍一怔,他忽然想起自己老岳父是個釣魚愛好者。
“到那兒我不用你們。”提起釣魚的事,馬大富眉飛色舞道:“我自己摳個窟窿,完了我甩兩杆。”
說到此處,馬大富笑了,他道:“我釣倆鯽瓜子就行,回來炒著吃。”
趙軍:“……”
馬玲、馬洋、王翠花:“……”
之前王翠花把腳燙了,趙軍來給她送獾子油時,曾見過馬大富炒魚前的準備工作。
他將好好的魚用塑膠布裹了,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曬。給魚曬臭、曬到發酵,再把魚下到鍋裡不斷地翻炒,直到將魚炒成類似肉鬆的狀態。
據馬大富說,這是他們山東老家名菜炒魚毛。
趙軍不知道這道名菜是怎麼被人發掘出來的,但他是享受不了,一般人也享受不了。
以前還好,馬大富在室外操作,炒魚的時候也是外面搭兩塊磚頭,中間引柴生火。
可如今,外面天寒地凍的,魚拿出去沒等臭就凍實了。
所以,馬大富只能在室內操作。
雖說是冬天,但朝陽的南面窗戶每天都有陽光照進屋裡。
把魚用塑膠布一裹,放在南窗戶下,應該是能達到馬大富想要的效果。
但馬玲和王翠花能幹嘛?
所以,趙軍不敢答應。
這時,馬玲在暗中拽了王翠花一下,她還記得上次趙軍來時,馬大富要留趙軍在家吃臭魚的場景。
當著女婿的面,王翠花很給馬大富留面子,她輕輕拍了拍馬玲的手,對馬大富說:“你下午去也行,完了你別光顧著自己,趙軍他們那邊兒有事,你就給搭把手。”
聽王翠花這麼說,馬大富很是高興,他就知道當著趙軍的面,王翠花肯定會答應。
馬大富一高興,親自送趙軍出門。看著他倆出屋,馬玲對王翠花道:“媽,你怎能讓我爸去呢?他整一屋臭得烘的,咱怎擱屋待呀?”
“你個傻閨女!”王翠花拍了馬玲一下,笑道:“他釣魚回來,太陽早下山了。咱娘倆給那魚一擠,直接全下鍋,我讓他炒?”
從馬家出來,趙軍把魚送回家。
在給韓家、馬家分完以後,桶裡還有七八斤魚,倒在大盆裡時,大多數的魚都已經不動了。
王美蘭先往盆裡倒水,然後問趙軍說:“你姐夫他們怎沒回來呢?飯都好了。”
“媽,他們不回來了。”趙軍道:“我擱家吃一口,完了我就找他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