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林區是11月8號下的頭場雪,今天是16號。也就是說這熊進倉子才一個禮拜。而且眼下離冬至還有一個多月,那麼離三九天就是將近兩個月,這倉子裡的黑熊不可能熟睡!
它不可能聽不見!
今天死在它之前的那兩只熊,可是一叫就醒啊!
見趙軍不說話,邢三對他說道:“要不我過去,朝倉子裡擂它兩槍,打死它媽b的得了!”
聽邢三如此說,張援民忙道:“大叔,那不行啊,那底下都是石頭,子彈彈出來崩著你怎整啊?”
“啊……”邢三一聽不言語了,張援民說的這點,邢三不懂。因為他以前只用過七八手的16號獵槍,而且多是打槍砂。
而打槍砂的時候,一旦激發,槍砂是呈扇子面出去,不會有這種情況。
當然了,邢三也不是沒打過獨頭彈。但16號勁力根本比不上56半和掛管槍。
有一句話叫:隔枝不打鳥。
用這句話來形容16號槍,那是再恰當不過了。
使這槍打鳥,哪怕裡頭裝的是獨頭彈,在子彈執行過程中哪怕是碰到一根樹枝,子彈的執行軌跡也會發生改變。
聽張援民如此說,邢三轉回頭看向趙軍,他在等趙軍的決定。
此時的趙軍,一手提槍,一手摸著自己的挎兜子。
那次找黑虎,趙軍沒帶子彈就上了山,然後張援民出餿主意,解臣在旁邊附和,好懸沒出大事兒。
從那以後,趙軍就特別注意。每次上山之前,他槍裡不裝子彈,尤其是冬天,56半受凍,槍裡彈簧發硬。
這就要求在使槍前,得連拉槍栓讓彈簧恢複彈性,然後才能上子彈。
所以,趙軍在挎兜裡準備兩個彈夾,每個彈夾都是一聯十發子彈。
兩個彈夾就是二十發。
除此之外,趙軍還會帶兩個整包的子彈。
這年頭56半的7,62子彈,下發到武裝部時,每一包都是用紙包著,裡面是5x5總共二十五發子彈。
兩包就是五十發,再加上那兩個彈夾,就是七十發子彈。
到目前為止,兩棵半自動步槍共打出了三十四發子彈,還有三十六發。
這些子彈完全夠用,趙軍舉槍親自叫了兩槍。
之前換完自己,殺熊打了四發,這又開了兩槍,膛裡還有四發子彈。
趙軍心裡發狠,將槍中子彈傾瀉而出,瞬間打光。
張援民見狀,連忙拿著彈夾上前說道:“兄弟,我這兒就剩這五發了。”
趙軍把手裡的空槍遞給張援民,然後拿過邢三手中的那棵槍,緊接著又從褲兜裡摸出之前退的四發子彈給了張援民。
張援民把這九發子彈上入槍中,再把這槍遞給邢三後,張援民對趙軍笑道:“兄弟,大哥有一計,要不你聽聽?”
剛才吃午飯的時候,就剩解臣和張援民在那兒,當時解臣也有些感慨,說跟著軍哥殺黑瞎子倉太容易了。
這話聽得張援民心裡一揪,他忽然意識到,如果都像趙軍這麼個殺法,那自己一身能耐豈不是無了用武之地?
好不容易學會了屠熊術,卻發現人家簡單粗暴,直接把黑熊提拎出來強殺、槍斃。
像趙軍那麼乾,的確是糙,但當真是把殺熊變成了一件簡單的事,甚至簡單到讓張援民心服、口服。
眼下遇到困難了,那黑熊就是不出來,張援民大腦飛速運轉,頃刻間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