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黑虎剛過去,黑熊就現身在槍星之中,而在它身後,十條狗呼啦啦一大片。
不是狗幫不賣力,主要是這頭大黑熊氣急了,一路從山坡上沖下來,三百多斤的大身板子,在其速度與慣性的加持下,狗拖不住、狗擋不住,只能任它跑了。
趙軍透過槍星觀察著黑熊,這黑熊離他有三十米左右,跑起來一起一縱,說白了就是在跑動中會高低起伏。
打這樣的目標,在找提前量的時候,要選擇打起,還是打縱,以此來控制槍口的高低。
這是離得近,如果離得遠的話。趙軍還得另外考慮,就是他在崗樑子上,熊在坡上。趙軍在上,熊在下。
正所謂:上打毛稍下打肚。
子彈出膛,在半空中運動到擊中獵物,呈一道拋物線。
趙軍在上打處於下方的黑熊,就要把槍口抬高。
在子彈出膛一刻,所瞄之處與黑熊脊背在同一水平面,這樣才會保證子彈打入黑熊身體一側的時候,會是中間位置著槍。
相反,如果趙軍處於下方,打上面的黑熊,就要把槍往下壓,槍瞄的位置與黑熊肚皮在同一水平面。
如此黑熊實際中槍的位置才會往上移,處於黑熊身體上下居中處。
這個過程說起來複雜,但趙軍在實戰中,大腦運轉不過一秒。
這不是誇張,這是二十年打槍的經驗,看到獵物的一瞬間,趙軍就知道該怎麼打這一槍。
而且,按射擊要領:有意瞄準,無意擊發。
打槍,是越瞄越不準。
當槍口往前一挪,穩定下來,屏住一口氣,待見黑熊出現在槍星中,而且熊是向上一起,趙軍直接開槍!
“嘭!”
槍打一口氣!
從槍上臉,到扣動扳機,絕不能喘氣。
只一呼吸,槍必不準。離得越遠,差的越多!
趙軍這一槍,時機把握全都恰到好處,子彈出膛,自黑熊腋下打入,對面打出。
“噗……”
黑熊一折身,頭朝趙軍。
它要噬人!
它要報仇!
與此同時,除了黑虎之外的十條狗,瞬間都撲在了黑熊身上。
趙軍屏住呼吸,穩穩地瞄著黑熊,但獵狗們都釘在黑熊身上,他怕傷狗,就不能開槍。
所以,趙軍在等,等黑熊奔自己殺來,或是等它翻掌抓狗。
無論黑熊如何,都會給予趙軍開第二槍的機會。
但趙軍更想讓熊奔他來,這還有三十米的距離,只要熊往前一躥,必會給他機會。
可黑熊沒給趙軍任何機會,被狗幫一撲,黑熊直接翻身倒下,任獵狗們撕扯著自己的身體,然後就一動不動了。
趙軍端槍,向黑熊走去。
這時,下面不遠處傳來了張援民的聲音:“兄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