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顧洋默默地點了兩下頭,王美蘭知道自己的話這孩子聽進去了,於是便接茬說道:“這錢吶,你覺著挺多的,但辦起事兒來,哪兒、哪兒都要錢。零零碎碎加一起,也不老少呢。”
“那可不。”趙軍也道:“小來小去的東西,你自己也都得預備呀。”
顧洋眨了兩下眼睛,微微低頭停頓了數秒,然後抬頭跟趙軍說道:“軍哥,你說我整個木刻楞的房子行不行?”
趙軍聞言,略一思索,反問道:“擱外頭搭煙道橋子唄?”
“啊!”顧洋重重一點頭,道:“我就這意思,這不能省點兒錢麼?”
趙軍不但明白顧洋這個意思,而且還明白他的另一個意思。但二人眼下交情不深,趙軍沒大包大攬,只附和著說道:“嗯吶,是能省不少。”
木刻楞房子,大體是木製的,在林區蓋這房子,肯定要比紅磚、紅瓦省不少。
王美蘭在一旁出言指點顧洋,說道:“不管蓋啥樣房子,你都得買點東西,去看看咱屯長,讓他給你安排個好地兒,你先佔上再說。”
“嗯吶,嬸。”顧洋笑著應道:“我下午就去。”
說完,顧洋又轉向趙軍道:“軍哥,蓋房子那木頭,你幫我留意著唄,到時候該多少錢,我都給你。”
“行。”既然顧洋開口了,趙軍順勢答應下來。蓋房子的木頭,不像做壽材,不需要太粗,按林場內部價走,能給顧洋省下不少。
聽趙軍答應,顧洋很是高興,又跟趙軍、王美蘭嘮了兩句,才興高采烈地告辭離去。
趙軍把顧洋送出門外,目送顧洋蹦蹦躂躂地消失在拐角處。不知為何,趙軍心裡忽然閃過一句話:作的歡,死的快!
永安林場外,小火車停靠站,李如海在李大勇和李寶玉之間下車。
李如海不停地往左右打量,自從上了通勤車,李如海就感覺周圍人都在看他。
不,應該是在笑話他。
笑話是因為,李如海這一身穿的有點可笑。
與此同時,永安林場正大門旁邊的收發室裡,張來發正在和老楊頭央求著什麼。
早晨通勤車把職工送到林場,再啟動就得是晚上下班送職工回家了,不可能單獨送一趟門衛。
但對連休三天的門衛而言,這不叫個事兒,走回去就是了。
都是山裡人,就算歲數大了點兒,慢慢走,走累了歇歇。
可張來發不行,他才十四歲,哪敢自己走山路啊?他跟老楊頭說,老楊頭就讓他在林場待著,等到晚上下班,再跟著通勤小火車回去。
但說實話,昨天早晨從家出來,張來發什麼都沒準備,在這渾渾噩噩地混了一天一宿,他想家了。
哪怕此時他家裡連個狗都沒有了,但張來發也想回到家裡去。
張來發央求老楊頭送他一趟,可老楊頭根本不答應,被張來發磨嘰煩了,更是連話都不接。
可就在這時,只聽得窗外傳來一個聲音:“老楊大舅!”
“嗯?”老楊頭抬頭看了一眼,一時間竟有些不敢相信,伸手揉了揉眼睛,發現自己並未看錯,頓時那張老臉就樂開了花。
“李如海!”
“老楊大舅!”
一老一少四手緊握,拼命搖晃著,看得一旁的李寶玉直撇嘴,張來發滿眼憤恨。
張來發不服,從昨天自己到這收發室,那老東西就對自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可怎一看李如海那廝,這老頭就變了個樣子呢?
“來發!”突然,一個聲音在收發室外響起,張來發彷彿見了親人一樣,直接沖了出去,撲在董志明懷裡!
“姐夫!”張來發可算是等來親人了。
董志明身後不遠處,張國慶搖了搖頭,默默地走開了。剛才他從通勤車上下來,恰巧碰見了董志明,他就把張來發拒絕當食堂學徒,而要到收發室把大門的事兒告訴給了董志明。
董志明一聽,腦瓜子嗡嗡的。他搞不明白,張來發是不是因為張佔山的死受刺激了,這怎能乾出這虎事兒呢?
這時,趙有財也看見了周建軍,他把周建軍叫到一旁,翁婿倆竊竊私語兩句。
周建軍往左右一看,就叫住從旁邊經過的江州,告訴江州去走程式,把張來發招到後勤來看開水房。
正趕上門衛老孫頭來接班,老楊頭領著李如海從收發室出來,李大勇上前和老楊頭說李如海的事。
老楊頭膝下一兒一女,都在山下鎮裡企業工作,至於遠方親戚,沒有能入老頭眼的。也不知道李如海怎忽悠他的,老頭子偏偏就得意李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