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趙軍託著麻袋,將其扶到解臣背上,由解臣背著山下走。
趙軍扛著兩鍬、兩鎬,而作為功臣的張援民,只拿他那黑布長包。
三人一路下山坡,回到車上以後,準備往趙軍下捉腳的地方去。
這時,張援民對趙軍道:“兄弟,怎樣?我說咱一上午就能完事吧?這現在回去,一點都不耽誤焅油?”
“是,大哥你真行!”趙軍是真不想誇張援民,不因為別的,而是這人沾點人來瘋,你越誇他,他越逞能。
可解臣不知道啊,他一邊輪著方向盤,一邊特意轉頭稱贊張援民,說:“這咱們到那兒旮沓,沒倆小時就完事了。”
張援民聞言,得意地一笑,道:“知道大哥為啥叫獾子了吧?”
“嗯,嗯。”解臣連點兩下頭,他剛來永安屯不久,對張援民的戰績不甚瞭解,只是透過這幾天的接觸,感覺這大哥挺厲害的,手巧能做活,為人還仗義。
可能是出於好奇,也可能是沒話找話,解臣隨口就問了一句,“大哥,你還有別的外號沒有?”
“有!”被解臣一問,張援民眼睛都亮了一下,拍著胸膛道:“你大哥我,人稱永安小諸葛,病魏延張援民。”
……
就在三人去溜捉腳的時候,正在倉房裡喂狍子的王美蘭,突然聽到隔壁金小梅喊她:“嫂子,嫂子!”
“哎!”王美蘭忙放下手裡活,跑出去就見隔壁院裡站著三個人。
一個是金小梅,還有一個是金小梅的弟弟,也就是李寶玉的三舅金小山。而另一個人,王美蘭不認識,但看年紀不大,三十歲左右。
王美蘭認得金小山,沖他點頭笑道:“三兄弟來啦。”
“嫂子。”金小山笑著回應了一聲,然後他身邊的金小梅對王美蘭道:“嫂子,你看著狗,我們過你家去。”
“哎,來吧。”王美蘭答應了一聲,到門口去迎。
有外人在,金小梅沒帶著他們跳牆,而是從自家大門出來,又進了趙家院門。
眼看著來了生人,趙軍家的狗嗷嗷直叫,王美蘭呼喝兩聲,又把要撲過的青龍趕開。
等進了趙家,金小梅給王美蘭介紹那個生人,道:“嫂子,這個是來小山他們屯子收秋木耳的,咱家趙軍上次說,讓小山幫著問問,看要有人收熊膽,價給的還合適的話,就把咱們那些熊膽賣給他們。”
金小梅這話,王美蘭一聽就明白了,這是上門來看貨的,是財神爺呀!
想到此處,王美蘭忙招呼三人進屋。
到屋裡坐下,王美蘭給客人沏茶倒水,再一打聽那人名叫鄭東海,跟他爸鄭學坤從河北來東北收點山貨。小到松子、木耳,大到人參、熊膽,他們都收。
上次金小山來的時候,趙軍讓李寶玉跟他提過一嘴。這金小山回去跟鄭家父子一說,鄭學坤很感興趣,還隨口問了一句:“你姐家有幾個熊膽吶?”
金小山也是隨口回了一嘴,說有十好幾個呢。
他一說這話,鄭學坤沒敢信,也沒把這單買賣太當回事,所以今天只讓鄭東海過來,而他自己進山,去靠山屯收熊膽去了。
等水喝的差不多了,鄭東海就說要看看熊膽,王美蘭笑麼滋兒地把他領到倉房,鄭東海第一眼先看到的是那兩只狍子。
見狍子被拴的結實,鄭東海壯著膽子到近前一看,轉身就問王美蘭:“大嫂啊,這倆狍子賣不?”
“這個不賣。”王美蘭想也不想,就直接拒絕了,她聽趙軍說過,這倆狍子是要給女婿周建軍拿去送禮的,錢雖好,但也不能耽誤親家的事。
聽王美蘭說狍子不賣,鄭東海有些失望,下意識地往左右瞅瞅,尋思看看趙軍家還有什麼好東西。
而這時,王美蘭見他左右張望,就以為他是找熊膽呢,忙指著北面房樑上,對鄭東海說:“鄭師傅,你看,熊膽都擱這兒呢。”
鄭東海順著王美蘭所指看了一眼,頓時嚇了一跳,抬手指著那一排熊膽,數道:“二、四、六、八……”
還沒數完,鄭東海就不數了,他轉過頭問王美蘭道:“大嫂,你家也是收這個的麼?”
雖然感覺王美蘭家不大可能是二道販子,但如果不是的話,誰家能整這麼多熊膽?
王美蘭聞言與金小梅對視一眼,二人齊齊發笑,王美蘭搖頭道:“不是啊,這都是我們兩家孩子打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