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鑽進獾子洞
當張援民家祖傳的兩件“兵器”顯露真容的時候,趙軍、李寶玉、解臣三人,此時此刻臉上的表情,都跟那炕上的小鈴鐺一樣,嘴撇得像八萬似的。
一根大鐵簽子,長達兩米,大拇指粗細。
這應該算是長兵器了。
有長兵器,自然就有短兵器。除了這根大鐵簽子以外,還有一根爐鈎子。
爐鈎子,就是農村燒爐子的時候,用來掏爐灰的那個。
按理,要真是平常的爐鈎子,也不至於讓張援民布包布裹的。
張援民這根祖傳的爐鈎子,是圓鋼做的,比大拇指略細,長度超過八十公分,但不到一米。
手握著的一段,形如阝,成護手。這和普通的爐鈎子一樣,做成這樣為的是從鍋爐裡往出掏爐灰的時候,能使得上勁。
至於鐵鈎子前頭,可就跟普通的爐鈎子不一樣了。
普通的爐鈎子,那個鈎都是直角彎兒。但張援民這根鐵鈎子,前邊的彎度很小,形如魚鈎,而且磨得溜尖、溜尖的。
難怪剛才李寶玉要上手,張援民卻怕傷到他呢。
之前有多期盼,現在就有多失望。
看著張援民手中的爐鈎子,李寶玉忍不住道:“大哥呀,你祖上是燒炭的麼?”
展示完了寶貝,張援民一邊把兩件“兵器”收起,一邊嘿嘿笑道:“那你就不用管了,你就知道,伱大哥抓獾子是頭子就行。”
聽他這話,李寶玉還想說些什麼,但卻被趙軍攔住,只聽趙軍道:“行,大哥,那我們明天一早過來接你哈。”
說完,趙軍就帶著李寶玉和解臣告辭離去。
回家以後,趙軍和解臣洗漱完,倒熱水洗了腳,便上炕睡覺。
第二天早晨,趙軍和解臣五點起來時,王美蘭和趙有財就已經把飯菜給他們做好了。
茄子燉土豆,東北最常見的家常菜,使杓盛在米飯裡,把茄子、土豆一起搗碎,跟米飯一拌,再拿過一根蔥葉,邊折疊、邊撕碎,等把蔥葉撕成小段,扔在碗裡。
再撿幾根香菜,同樣撕碎,放在碗裡一拌,連乾三碗飯,一點都不成問題。
就在趙軍盛第三碗飯的時候,院子裡的狗叫了幾聲,緊接著就聽見了張援民的聲音:“誰在家呢?給我看狗啊!”
“來啦!”王美蘭應了一聲,就往外跑。
趙軍順著窗戶往外一看,就見張援民扛著尖鎬、管鍬,拿著長黑布包,跟王美蘭一起進了院。
“大哥吃沒吃呢?”等張援民進來,趙軍問他道:“沒吃飯,就一起吃點兒。”
“吃完了。”張援民道:“我擱家也沒啥事兒,就來家等你。你倆慢慢吃,別著急。”
“那行。”趙軍道:“大哥,你再等我幾分鐘啊,我馬上就吃完。”
五分鐘後,趙軍和解臣雙雙撂筷,倆人回屋換上上山的衣服,就趙軍背了一把槍,然後二人跟張援民一起從屋裡出到院中。
見張援民拿起鍬、鎬,和他祖傳的黑布長包,趙軍問道:“大哥,我倆是不也得拿鎬啊?”
張援民聞言,答道:“你再拿把尖鎬就行。”
“成!”趙軍進到倉房,拿著一把尖鎬出來,然後跟張援民說:“大哥,今天可就看你的了。”
“兄弟,你就……”
張援民剛要說話,就見王美蘭拿著三個鐵盒飯,從屋裡著急忙慌地出來。
“來。”王美蘭一手抱著兩個盒飯,一手舉著一個遞給張援民,道:“兩合面饅頭,你們中午要不回來,就擱山上墊吧一口。”
張援民點了下頭,把王美蘭遞來的盒飯接在手裡,但卻向身旁趙軍問道:“兄弟,咱今天還打別的麼?”
“不打了。”趙軍答道:“我就跟大哥你走,咱打完獾子,去溜一趟捉腳就完了。”
“那行。”一聽趙軍如此說,張援民又把手裡的盒飯遞給王美蘭說:“嬸啊,我們現在走,用不了一上午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