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要不是張援民的槍有問題,第一槍沒開抄,可能當日就把那隻豹子給撂倒了。
從小長在這片山裡,張援民對溝溝道道都熟,一想明白了要去哪裡,腦袋裡就自動形成了路線。
於是,張援民上了副駕駛,趙軍仍攀上了後車箱。
汽車駛離永安屯,直入山場。
此行的目的地,離77楞場不遠。以前趙軍上班,步行去那裡才半個小時。
所以,開車自進山場才十多分鐘,就到了地方。
趙軍讓張援民到車箱上陪著狗,他則帶著解臣,背著裝捉腳的挎兜,自運柴道上了南山坡。
此時過了夏天,公狍子皆已入群,趙軍帶著解臣過一片落葉林。
這片林子多椴樹,以狍子的習性,它們清早會在這裡放食。
趙軍低身觀察草被上有無野獸經過的痕跡,來找獸道的存在。
在找到以後,趙軍沿著獸道,在其旁邊行走,不踩獸道分毫。
直至一狹窄處,趙軍蹲下身,撥開青草,徒手挖土。
挖一小坑,比捉腳略深,比捉腳略寬。
趙軍往後一伸手,解臣忙從挎兜裡掏出一個捉腳,將其放在趙軍手中。
趙軍接過捉腳,放入坑中,上面不蓋土,卻鋪了兩層青草。
橫向相隔二十公分,再挖一個坑,同樣放置捉腳。就這樣,四個捉腳一排,橫在了窄道上。
然後,趙軍只往前推了半米,再挖坑並將剩下的五個捉腳都佈置好。
如此,兩排捉腳平行而置,在這窄道上,有很大的機率能拿住狍子。
而且以狍子顧家的性格,只要抓住一隻,其他幾只必回頭來看。這樣就可能,再有收獲。
九個捉腳全佈下以後,趙軍起身眨了眨眼,搖了搖頭,指著前面對解臣說:“要再整幾個易拉罐,擺它三行,可能不帶跑空的。”
解臣知道趙軍家沒空的易拉罐了,當即笑道:“昨天如海不說了麼,你要多少,他都能給你喝出來。”
“哈哈哈……”趙軍哈哈一笑,沒有多地討論李如海,只說:“你知道狍子那玩意吧,早晨從這兒過,晚上從這兒回。咱明天早晨九點多鐘來溜一趟,要是能抓住,咱們回家去,就一起喝易拉罐。”
“行!”解臣笑著應了一聲,然後跟著趙軍下了山坡。
到車前,張援民從車箱上下來,問趙軍道:“兄弟,咱們還上哪兒呀?”
“這個……”被張援民一問,趙軍略微遲疑了一下。之前上山,都是有目標的,進山直奔那地方去就行。
而今天,能不能遇見山牲口,完全就看運氣了。
想到此處,趙軍對張援民說:“大哥你給解臣指路,咱往64林班後頭,就是……”
趙軍停頓了一下,想了想才說:“老邵頭子那窩棚,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張援民聞言,連連點頭。
趙軍說:“就他那窩棚在往後去,有幾條棹樹崗子吧?咱就上那兒。”
“哎,好嘞!”張援民答應一聲,沖解臣一擺手,二人上車。而趙軍獨自翻上車箱,看著趴在那裡,舔著爪子的小熊,趙軍湊過去摸摸小熊腦袋。
被趙軍一摸,小熊把腦袋往起一揚,使後腦杓在趙軍掌心上蹭著。
趙軍笑道:“小熊,今天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