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之前查過,這個季節,正適合種植蘿蔔白菜。
因白菜要先育苗,陳靜打算先把蘿蔔和其他幾種蔬菜種上,便只翻了一半地,等白菜苗長好能移栽了再翻另一半,這樣不會因翻地過早而幹掉。至於辣椒和番茄,現在這個季節已經不適合自然種植,她打算先試著在陽臺種幾棵。
——課程內容上雖然說過最好不要把自然種子帶進宿舍,卻並沒有禁止。
陳靜先從校官網個人功能板塊申請了基肥,大概半個小時就能送來。
種植院一年級新生可以免費申請一次基肥,不多,但對付這一畝地是夠用了。
在基肥送來之前,陳靜決定先除草。
很快,基肥就送了過來。
陳靜開著一體化耕地機來來回回好幾遍,該機器功能強大,除草、翻地、施基肥、犁平、起壟,一氣呵成。
起壟的地方是為了種蘿蔔,蘿蔔不耐澇,所以要種在高壟上,雨季來臨時低溝可以用來排水,防止蘿蔔被淹。
這些在課程內容上都有。
不過對於陳靜來說,這些知識既不是來自課程內容,也不是來自她所上的學校,而是小時跟著小嬸幹活時學來的。
要是小嬸能趕上這個時代,哪怕還是種地,也不用那麼辛苦了吧。
不用再辛辛苦苦大半年,揮舞著鋤頭種麥除草施肥,為了能排上水井只能大半夜起來澆水,頂著毒辣的太陽收割,最後才只賣了1500,去除種子、肥料等成本,一畝地賺300元,就這還沒有扣除人工,農民的勞動本身就不值錢——那是2022年,滿天滿地智慧廣告,人們口中的資訊時代,她總感覺自己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所以才打算辭職回鄉。
雖然最後莫名其妙來了這裡,做的卻是同樣的事情。
在大城市裡享受著較好的生活條件,她始終覺得心裡不踏實,如今實實在在站在了太陽底下,心裡反而更踏實了一些。
或許,這就是她不想擺脫的宿命。
將機器還回去後,陳靜開始彎著腰在田壟上打xue,打完xue後對著澆了一遍水,接著在每個xue內放入四、五粒蘿蔔種,覆蓋薄土後蘿蔔就種完了。
又在地頭犁平的地方撒下白菜種和其他幾樣蔬菜的種子。
除了白菜是要育苗之外,其他幾樣蔬菜種如同小油菜一樣,都是直接撒種直接長的。
撒完種子又噴了一遍水,今天的種植工作就算完成了。
做完這些後,陳靜終於抬起頭,才發現已經到了傍晚時分。
而她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
來的時候,是烈娜老師開著飛車載她們過來的。
現在陳靜只能靠雙腿走回去。
花了四十分鐘趕回校區後,陳靜又第一時間跑向餐廳,卻發現飯早就賣完了。
一位來餐廳兼職的烹飪院三年級生打掃完正要離開,見陳靜傻呆呆的站在門口,嗤笑一聲,對這一幕早已見怪不怪。
果然接著就又彎腰跑進來一個,見飯已經賣完,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又捂著肚子走了。
陳靜:“……”
這個怎麼看上去,比她還餓。
見陳靜還沒走,那位烹飪院的學長走過來,跟她閑聊道:“嗨,你是種植院的新生吧?別大驚小怪的,你們種植院就這樣,尤其農忙的時候常常會忙到忘了時間,種植區域距離學院又遠,沒有交通工具,趕不上飯點兒,三天餓九頓那都是常事。”
陳靜:“……”
這麼慘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