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楓有意拉攏,在卿月他們抵達上京後親自登門拜訪,可惜苗疆無意牽扯太多,在帝王面前過明路後只同意替他解蠱,其他免談。
算下來,他欠他們兩條命了,彼此間的友誼也因此打下一個基礎。
不算熟悉親近,但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冷言冷語。
轉眼半年過去,苗疆幾人安安分分在上京城待著,鮮少交際,也沒聽聞與誰交好。
偶爾進宮面聖,完了又是好一陣平靜。
趙崇楓有些搞不懂,也沒機會問,只能暗中默默觀察。
轉機在於北境戰事發起之前,顏宅那邊的人突然要回苗疆,趙崇楓悄悄打聽卻什麼訊息也沒探到,登門拜訪也被拒之門外了。
他心中存疑,幾經調查才在北上途徑的一座城中探到了卿月他們的痕跡,還要多虧去年同行那一程,讓他有機會熟悉卿月他們的偽裝方式。
擔心被其他人發現,趙崇楓傳令順便抹去那些遺留的痕跡,心中也有了新的考量。
大軍調動,糧草先行。
運糧主管官員已經定下,為了振奮士氣,慶元帝有意從幾位成年皇子中挑選一位隨運糧隊奔赴北境。
起初都搶著要去謀求一份功績,偏偏關鍵時刻慶元帝“病了”,皇子們各懷心思,北上的熱情逐漸消退,反倒是上京局勢越來越緊迫。
面對這樣的局面,趙崇楓心中很掙紮。
一來擔心離京後平衡被打破,慶元帝一旦出事,他鞭長莫及,失了先機。
二來心中存了一份建功立業的豪情,北境一戰百年難得一遇,此次不去,以後不管他能不能奪取皇位,都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趙崇楓召集心腹商討,最終決定北上搏一個突破。
身入窮巷,不破不立,破釜沉舟,不進則退。
擺在他面前的選擇項實在太少了。
那時的趙崇楓怎麼也想不到,他與卿月三人的友誼將在北原城開出花來。
面對敵人,他們摒棄前嫌並肩作戰,生死攸關之際,他們拼命相護。
戰場之上沒有王爺聖女大長老,只有可託付後背的戰友。
北原城之行是趙崇楓二十多年來成長最快的幾個月,在那裡他收獲了功績,收獲了將士和百姓的心,也收獲了幾個好朋友。
即便他們之間的相處依舊算不得“友善”,互懟互陰陽的場景時常發生,但在彼此的心中,有些關系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了。
趙崇楓滿身功績,榮歸上京,迎接他的不是慶功宴,也不是嘉獎封賞,而是徹底動亂的局勢。
他當機立斷改變行程,並連夜將計劃傳回上京顏宅,得到的回複也在他預料之中。
那年宮變血流成河,死傷無數,平清宮門口的血跡清洗了好多天才勉強弄幹淨。
趙崇楓連軸轉忙活了許多天,收到卿月一行離京的訊息時,他正在著手遴選新的羽林衛,怔愣片刻後,他將手中名冊一扔,吩咐羽林衛副指揮使善後,自己則快馬飛奔出城。
他說不清楚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只隱隱有感,若沒能當面道別,這日將會成為他一輩子的遺憾。
分別前最後一句話,阿朗說:“有機會來苗疆玩,帶你去釣魚。”
那一刻,趙崇楓釋然了,他想,這份短暫的友誼應當也是雙向奔赴的。
次年三月,慶元帝下令冊立趙崇楓為太子,賦予監國之權。
五月,慶元帝下旨賜婚,冊輔國公嫡長孫女林婉柔為太子妃,婚期定在來年開春。
趙崇楓對這門婚事非常滿意,輔國公兩朝元老,忠臣之後,乃文官表率。
未來岳父出身高門,謙遜有禮,苦讀二十載高中探花入仕,是個實打實的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