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將原因全部歸結為邕國官場、學術界的人品行不端,德不配位,打壓寒門、貧農子弟,而自己只是懷才不遇。
這家夥越想越氣,竟頭腦一熱大鬧縣衙,出來後依舊不消氣,千裡奔波投了敵國。
結果,他那點學識根本不夠看,想法設法混入二王子府也沒人正眼看他,過得比在邕國時還憋屈。
若非遇到顏朗這個變數,沒準他還要繼續坐冷板凳,哪天二王子不順心,就要砍他洩火了。
顏朗能平平安安在二王子府站穩腳跟,他功不可沒。
只是小人到底是小人,有用時處處周全,沒用時也會毫不猶豫踹開,顏朗心知肚明,凡事留一手。
如今時機已成熟,該收網了。
顏朗七拐八彎,將身後跟蹤一路的尾巴甩掉,而後閃身進入一個小巷,更換行頭,再出來已經變成滿臉絡腮胡的大漢,身形看起來魁梧不少,與原本的自己判若兩人。
他不敢耽擱,當即趕往接頭的地點,與內應彙合。
畢竟出來一趟,半個月時間實在太長,他很想很想月兒。
——
七月初二,子時,月黑風高,幾乎整座城都陷入了沉睡。
黑夜如同一隻能吞噬所有的巨獸,一點一點將這座城蠶食,危機暗藏,無處可躲。
在蒙國王宮最中心處,蒙王專屬的宮殿內突然冒出一聲怒喊,聲音尖利,刺破黑夜,隨即整個王宮火光四起,爆發陣陣喊殺聲。
沉睡的巨獸蘇醒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驚了整個國都的人,百姓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出於對危險的敏銳,他們都不敢隨意出門探查。
那些顯貴之家,幾乎都有各自的陣營,一部分早已知曉今夜的計劃,或參與其中,或守家宅,或大驚之下緊急奔赴主子府邸,商議對策。
反正各有各的反應,各有各的抉擇。
顏朗作為“二王子黨”,自然是知情者,這會兒他跟著進王宮,混在眾多士兵中劃水看熱鬧呢!
二王子與四王子的勢力旗鼓相當,雙方誰也不服誰呈現僵持之勢,直到五王子阿朝魯戰敗,蒙國損失二十萬大軍,他倆頓時都坐不住了。
二十萬大軍啊!不管誰繼承王位都是不弱的權利,兩人一拍即合迅速結盟,以戰爭罪將五王子打入大牢,又煽動民間怨憤,借平息民憤的由頭除掉了阿朝魯,並將他的屍體掛在國都中心刑場三天三夜,震懾那些支援阿朝魯的人。
隨即四王子迅速反應,借母妃在宮中的勢力,由母族輔助一舉佔領王宮,雖還未行登基大典,但勢頭明顯比二王子猛了。
二王子不甘心被壓一頭,頻頻出招,卻收效甚微,顏朗便是鑽了這個空檔給那位謀士獻了計策,在蒙國站穩腳跟。
真論起來,逼宮搶王位這一出戲他也出了不少力呢!
王宮裡的打鬥持續到天明,最終四王子被二王子收買的侍衛所斬殺,二王子高興過頭,喝了叛變侍女奉的茶,不到三日,也中毒身亡了。
至此,蒙國可繼承王位的王子僅剩下帶有邕國血統的六王子巴塔。
可是蒙國人向來自負,又如何甘心臣服於一個背後沒有任何勢力的弱小王子?
巴塔不知所蹤,也不知道在不在國都,那些家族、部落誰也不願意被壓一頭,竟集結部下公然搶奪王位,誰都想成為能號令整個蒙國的王。
蒙國徹底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