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眼前一亮,是一把劍,鋒利程度,一瞧便知。是蘇景從現代社會購置的一把劍。經過開刃的。隋時候的冶煉技術,是煉不出好剛的。爐火火力不足。
蘇景再次向另一個僕人示意,另一個僕人奉上了一個現代化的皮箱。從皮箱中拿出一面小鏡子。小鏡子是玻璃工藝,與唐朝的銅鏡比起來,銅鏡看人是鬼,玻璃鏡看人依舊是人。
李秀寧愛不釋手,大贊琉璃鏡用來梳妝的好處。
可以纖毫畢現,照耀的人影如同對面站著的就是另一個自己。
蘇景為了約李秀寧單獨出去,煞費苦心,給李秀寧準備了現代工藝製作的耳環,耳墜,說起來,都是不值錢的地攤貨。
但貴在工藝水準高。
不像是現在的首飾,還不是很精緻。略帶粗糙。
李秀寧很喜歡。卻詫異地看了眼送給他首飾的蘇公子。
李世民也很詫異,只是收了人家的禮物,也不便多說。
恰好的是,隋末的風氣很開化。
若是宋明清時代,你送給女性耳環和耳墜試試看。絕對被視為登徒浪子。
提親,都得三媒六聘。
連人家姑娘都不一定見過。女子也是極少出門的。才有了大家閨秀一說。
“世民賢弟,蘇某告辭。”蘇景說罷,轉身上了馬車。
一來二去,先是李世民詢問了他年歲,稱呼他蘇兄的。
李世民望著遠去蘇景的背影,怔怔出神。
李秀寧看向二哥,“二哥,看明白了嗎?”
“看不透。但此人一定要為我們所用。”李世民眼中精芒四射。
對方給他一種高深莫測之感。若不能為李府所用,必除之。
“二哥,此人能來府上,說明此人也很看重我們李家。待小妹晚上約他前往德賢樓一敘。再探探此人的虛實。”李秀寧,道。
李世民看了眼三妹李秀寧,道:“秀寧,為兄也看了出來,蘇景對你有心意。不過,身為李家的兒女,應以大局為重。”
“二哥,小妹明白。”李秀寧認真點頭。
她的婚事已經定下,未來的夫婿是晉州臨汾的柴紹。柴紹世代將門,到了柴紹這一代,做了生意。生意做得很大。
李家和柴家聯姻,絕對是門當戶對。李家也是看上了柴家的家業。
“還有秀寧,在此人來歷未查明驗證之前,要謹防此人。”李世民再次提醒一句。
蘇景下午,就接到了李秀寧的邀請。
大晚上被李秀寧邀約,蘇景可沒有多想。因為像是李秀寧這樣的大家族之人,基本都是晚上邀約一個人談事。這樣不招搖。
蘇景來到了德賢樓,李秀寧人就坐在雅間,透過雅間的窗戶,可以看到樓下的場景。
樓下一群文人騷客,正在談詩論文。
蘇景見李秀寧朝他看來,沒有急著上樓,因為他被一位文人騷客的話,給引動了心思。
文人騷客,道:“還有何人,願意上來跟本公子對詩?”
其餘文人騷客,低頭沉思,想要絕妙句子。
突然,蘇景上前,道:“我來。在下蘇景,獻醜了!”
李秀寧眉黛微蹙,來了興趣,美眸流轉間,注視著蘇景。她沒想到,蘇景還是個喜歡文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