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東西,本來應該是跟其他洗澡的東西放在一起的,即便是原主隨手放到其他地方,也絕對不可能是這麼一個地方,肯定是兇手故意放的。
原主忙了一天,參加完宴會回來,本來就非常的累。等她換好浴袍,放好水,準備泡澡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帶的精油找不到了,不知道被放到了什麼地方。
而此時,旁邊卻放著遊輪上自備的精油,而且這個精油的牌子也算是比較好的,原主大機率會直接用。
當然,除了精油,還得要保證有香薰。
原主洗澡的時候,基本上都會點香薰,但是這種事情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不點,這套計劃就白費了。
蘇晚回到房間後,就聞到一股微鹹的味道,陽臺上的窗戶開著,海風吹了很久,屋子裡有些味道也正常。
但是蘇晚進入浴室後,味道卻感覺更重了些,不透風的浴室比陽臺上的味道還要大,這就有問題了。
所以,兇手應該是事先將原主自己帶的的精油藏起來,又在浴室裡噴點兒什麼東西。
原主回來,聞到淡淡的味道,本就有點香薰習慣的原主,肯定會直接把香薰點上。
然後洗澡的時候,因為找不到自己的精油,用了遊輪上自備的,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死去。
第二天,大家會發現死去的原主,因為在遊輪上警察沒辦法及時趕到,兇手甚至可以趁亂將原主的那瓶精油放回去或者放到其他地方。
這樣,等到警方搜查的時候,精油本身沒有問題,房間的味道已散,原主又有點香薰的習慣,也大機率會覺得,這應該就是一場意外。
這個方法,可是要比殷思蘭那推她入海的方法高明多了。
而佈置這一切的人,蘇晚覺得,最大的可能就是殷萬玲。
要用這個方法殺人,首先就是要知道精油的成分和原主用的香薰蠟燭的成分,合在一起會發生反應。
殷萬玲是醫生,即便是個牙科醫生,也不得不讓人懷疑。
當然,知道這個的,也不見得非得是醫生,也有可能是兇手特意研究過的。
但問題是,這兩樣東西裡,香薰是原主經常用的東西,這個兇手,一定是對原主的生活習慣很熟悉的人,否則很難會想出這個辦法。
而且,這個兇手,還能進入原主的房間,做一些手腳。
能進入原主的房間,還不被人懷疑的,這個範圍直接就縮小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那瓶精油。遊輪上提供的精油,跟原主帶的香薰蠟燭會産生反應,這一點,肯定不是巧合,而是兇手故意安排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蘇晚拿起電話,聯絡了一下游輪上的工作人員,“您好,我是b16房間的客人。我不小心把你們準備的泡澡精油給打翻了,但是我自己的又忘記帶了,能不能麻煩你,再幫我送一份。”
“好的,您稍等。”
工作人員的動作很快,蘇晚掛完電話沒多久,房門就被敲響了。
蘇晚看了一下,確認是自己喊得工作人員後,才開啟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