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還是老哥哥腦子耍得快~”
……
眾人議論的焦點梨花巷裡的許家,此時確然忙得熱火朝天,不過忙得並不止許家母子二人。
月前,許哲寧帶著娘親韓珍來到了淩水鎮,於他而言是重返故地,許哲寧熟門熟路地找到了碼頭附近梨花巷裡的老胡一家,說是想租一處鬧中取靜的小院,最重要的是安全。
老胡是淩水碼頭的一名掮客,為人低調謹慎,做的基本都是熟人生意,講究的是人脈交情,鮮少和陌生人尤其是外來客打交道。
乍一聽五歲男童理所當然的要求,頓時有點懵逼,“小娃娃,這兒可不是你家後院,玩鬧別家去~”
他瞧也沒瞧男童身後跟著的女子,揮揮手就要趕人,許哲寧老神在在地仰起頭道:“聽聞梨花巷的胡家走丟了一個女娃,我們恰好知道些訊息想著來告知一聲,順便找個落腳處,沒想到竟不是你家嘛?”他歪了歪小腦袋,似乎有著大大的問號。
韓珍見他故意逗老胡就知道這人怕是前世與許哲寧有舊,關系還甚好,便不言不語地縱容著他耍寶。
老胡聞言虎目一瞪,原本平庸的面容顯露出猙獰樣,“小子!你此話當真?你可知糊弄本大爺會有什麼後果?!”
許哲寧正色道,“那是自然,說來也巧,我和娘親在來的路上聽聞一樁奇事……”
這是他前世從老胡那兒聽到的,老胡年過四十方才得一女,寵愛非常,打小就當做男兒培養,讀書習字、記賬算數、人情世故沒有不學的,女孩也出息,樣樣學得出色直把鎮上的同齡男孩都比下去。
二十二年初,元宵佳節看花燈時家人們一不留神,女孩走丟了。
胡家遍尋淩水鎮都沒找到,老胡利用手中所有人脈都沒有打聽到孩子的下落,如此找了幾年未果,直到與許哲寧熟悉以後聊起往事,他口中女孩的經歷漸漸與他認識的一個人重合起來,那人便是涵山書院的許夫子收養的一個孤兒,取名許念,在外一直是男兒打扮,他也是因為與夫子關系密切才意外知曉許唸的真身是女孩。
許念恰是八歲左右被夫子收養的,據說當年她落水磕到礁石而失去記憶,臉也被劃出一大道口子,被救起時腦子壞了、臉殘了,日日混跡在市井與小乞丐沒兩樣,難怪無人找到。
許念聰慧異於常人,乞丐做著做著便成了“頭頭”,漸漸竟混出些名堂來,再後來,許夫子見此子有大才便多有照顧,許夫人意外發現她是女兒身後直接收作養女,精心教養起來。
可毀了容貌的許念不甘做被人挑剔的待嫁女,便一直以男兒身示人,卻也一次次與找尋她的人們擦肩而過。
當然,以上諸事尚未發生,許哲寧自是不能同老胡細說,他臉不紅氣不喘地瞎編了一則軼事,只道那涵山書院近來收養了一位乞丐,竟是識文斷字的女娃娃,年紀樣貌與令媛的描述十分相似。
“怎會!方元鎮離此地不到三日路程,竟生生錯過了訊息?”老胡哪怕再不敢置信,也不由得心生期待,畢竟這年頭識字的八歲女孩可是罕見!
老胡連忙招來兄弟和他走一趟方元鎮,臨走前他將許家母子安置在巷裡的空院落,“你們且先住著,如果確如許小弟所言找回了我家囡囡,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話罷,老胡亟不可待地騎上馬匹賓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