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爺要是來了,小姑姑就會帶著泊寧一起來,他們就能一起玩了。
周鳳岐看著躍躍欲試的孫子孫女,有一點點心塞,你們就那麼盼著爺爺捱打呢?
家庭會議結束,各自都領了個長期任務。
還沒等他們找到合適的人選,周書記又接到了調令。
1987年,週一鳴出任輕工業部部長,家也跟著搬到了京城。這次,不光安瀾跟著過來了,就連兩個老爺子也跟過來了。
年齡越大,就越想和家人親近。他們現在其實只有一半時間在療養院,另一半時間都在家裡和孫女、曾外孫一起玩。到了京城之後,已經退下來的宋老爺子也加入了他們。
同時過來的,還有周鳳岐夫妻倆和他們的孫子孫女。大伯母早已經退休,周大伯剛好年滿65歲,也退役了,閑著沒事,就和老父親、二弟一家湊在一起,孫女和孫子也被他們帶到京城讀書。
和宋泊寧一樣,兩個孩子也成功的和安瀾混在一起。
安瀾的工作也轉到了輕工業部研究院,繼續配合爸爸的工作搞研究。
至於給她找物件的事,差不多就成了全家人的終身事業吧。反正沒找著。主要是看誰都覺得配不上他們家孩子。要是安瀾自己找一個,他們可能就審視一下人品,沒問題就行了。但要是讓他們挑,那就真的是哪兒哪兒都是問題。
週一鳴退休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官職升到了副國級。清晏接過他的人脈,也升到了這個級別。三個孩子裡,周英華跟著安瀾做研究,宋泊寧後來參軍,接過了周開雲的關系和人脈,周如含跟清晏一樣從政,各有各的發展。
工作的時候全國各地跑,退了休就到京城一起養老。
他們家人都很長壽,各個都活到一百多。
尤其是週一鳴和李穎,超級厲害,他倆去世的時候,安瀾都一百多歲了。
彌留之際的老父母拉著她的手,眼睛裡全是不捨和擔憂。
“爸爸和媽媽努力活著,就想陪你久一點,我們怕你孤單。”
可是他們真的熬不下去了。
安瀾和清晏哭的稀裡嘩啦,毫無形象。這輩子父母緣深,是真的捨不得。爸媽在,她們始終是有人寵的孩子,遇到任何事都可以回去找爸媽。爸媽走了,一切都不一樣了。
安瀾跟著也走了。反正遺囑早就立好了。
清晏跟著也閉了眼。她的身體已經衰弱的厲害,也是熬不住了。兩年前宋煜離世,她就差點沒挺過來。現在,總算可以安心的走了。宋泊寧現在都已經是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了,兒子孫子孫女好幾個,孩子們都很好,她一點也不擔心。
完)
還有個番外。
————分割線————
老照片:1976年的日歷。看小朋友的穿著,其實還挺不錯的。
下面這張,是1959年,沈陽,工人村的週末舞會
下面這張,也是五十年代的沈陽工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