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廠長把家裡的電器都捋了一遍,發現拆完電視和冰箱,也就剩一臺窗式空調和一臺落地風扇能讓他拆了。
電視和冰箱他都捨出去了,還會捨不得空調和風扇嗎?想也知道不可能。
他成功的完成了自我攻略,把家電全部列入了“小寶可拆名單”。
安瀾眼睛一亮,問道:“真的嗎?爸爸,空調也可以拆嗎?”
“拆!”
他想通了,也豁出去了,反正都要拆的,還讓孩子問來問去的幹嘛呢,他直接答應就完了。大不了阿穎抱怨他一句“就知道慣著孩子”,不痛不癢。而且,他只需要回擊一句“那把孩子打一頓?”,保管讓她啞口無言!
更別說,他現在對小寶充滿信心,完全相信她拆完還能拼回去,就算拼不回去也沒什麼,他打電話給大哥,讓他再幫忙弄新的。
周廠長作為兜底的人,又給自己找了個兜底的。然後就徹底放飛了!
“太好了!爸爸最好了!”
周廠長看著女兒高興,他也跟著高興。
小陳記者莫名其妙的也跟著高興,他覺得自己可能見證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比如,民族冰箱和空調業的起飛之類的。
以後說出去,他也可以吹一輩子了。他連文章的內容都想好了:“就是在周廠長這個樸實無華、毫不起眼的會議室裡,改變民族工業歷史的大事件悄然發生,父女倆談話之間,就預定了兩種新産品的誕生。”
不行不行,不夠動人,他還得再想想,該怎麼措辭才能把這件事描述好。
安瀾開啟了新的研究,拆、裝、查資料、寫論文,先弄冰箱,再弄空調。
就在她的忙碌中,春節悄然來臨。
今年的一機廠特別熱鬧,家家戶戶都非常喜慶。下鄉的年輕人陸續回家,團聚的氣氛非常濃。
回來的知青們都很高興,被父母強烈要求回來過年,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家裡人還惦記著他們的表現。更別說,他們回來之後,家人的表現也確實很好,父母是真的高興,哪怕是在他們下鄉期間娶進門的嫂子們表現都很和善。
所以,這一刻,哪怕是在家裡不怎麼受重視的孩子也暫時放下了對家人的埋怨,準備高高興興的過年。
父母家人們真的沒理由表現不好。孩子一回來就有工作了,又不會給家裡添任何負擔。就算是因為添丁進口而導致住房方面有點緊張,但是孩子工作以後就可以申請宿舍,不過是將就幾天,沒問題的!
知青們回來之後,會收到一機廠提供的一份歡迎禮物,一張澡票、一份免費食堂餐、一張理發票、一張布票。而且,廠裡還專門給知青空出了兩間澡堂子,男女各一間,方便他們隨時使用。
李穎同志有點擔心鄉下的衛生狀況,倒不是說人家不講衛生,而是條件實在有限。所以,回來的“第一澡”,就不要和職工混洗了。
等到知青們把自己收拾的幹淨利落,精神面貌恢複的差不多之後,就會迎來另一個驚喜。他們有工作了,不用再下鄉了,只等春節過後回去辦手續就行了。有的人喜極而泣,有的人興奮大吼,還有的人滿廠轉著跑圈,宣洩自己內心的激動。
爺爺和姥爺也被接了回來,全家人一起過年。大伯春節期間不得空,回不來,但是送來了很多東西。
周老爺子對此不屑一顧:“老子缺他這點東西嗎?”
“爺爺,我缺!”
安瀾挽著老爺子的胳膊,笑嘻嘻的說道。
“那我給他打電話,讓他再送點。過年都回不來,老子多要他點東西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