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自己家感慨:“你說人家小羅這個腦子,究竟是怎麼長的,人家怎麼就那麼有本事呢?以前知識分子地位差,人家就去廚房幹活,現在知識分子地位一起來,人家立馬就離開廚房,靠知識賺錢了。看來人啊,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做兩手準備,多學點東西、多看點書,總是沒差的。頭腦還是得活泛點。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活得好好的。”
1978年1月份,春節來臨之前,京城高考成績公佈。
羅康既然決定要給兒子做個好榜樣,當然要上最好的學校,所以她這次並沒有特別收著,成績相當喜人。
當然了,不是狀元。她並不想引來記者的採訪。
邢大寶的成績也很棒,至少比他那位同學高很多。心心念念著要打臉的邢大寶並沒有去打臉,他是個善良的孩子,鬧著玩兒還可以,在這種正經事上,他是有分寸的。人家考的不算好,本來就夠懊啕的了,他再去打擊人的話,那也太不是東西了。
知道邢大寶成績不錯,知道他肯定能上大學,邢家人樂的找不著北。邢大嫂拉著羅康的手,感動的差點落下眼淚:“妹子,以後你就是我親妹子。”
她這輩子就大寶一個孩子,不管他們家人表現得再如何沒心沒肺,骨子裡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有出息,希望他自己能立起來,以後,就算他們這幾個老的都走了,孩子也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大富大貴他們真的不求,就希望他衣食無憂,希望他在沒有長輩幫襯的情況下也能活下去。
如果那天早上,他們沒有遇見羅康,大寶就不會參加今年的高考,他會繼續在學校裡虛度光陰,等明年或後年再考,可不一定能考上。
更別說,在複習期間,羅康給予的幫助了。這可是再造之恩。
羅康笑道:“那我可不是你親妹子嗎,大寶喊我小姨啊。”
錄取通知書下來之後,邢大爺一高興,私下請了個國營飯店的廚師來做飯,請衚衕裡的鄰居們大吃了一頓,他順帶把羅康那份也請了。
慶祝邢大寶和他的小姨羅康考上了大學。
來人都是看著邢大寶長大的長輩,或者和他玩的挺好的小夥伴,個個都為他感到高興。恢複高考第一年,他們衚衕就出了個大學生,雖然不是他們自己家的,也不耽誤他們自豪。
還有羅康,剛搬來沒多久,也考上了大學,考的比大寶還好,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這塊地方是個風水寶地啊!他們衚衕以後還會出更多的大學生!
自此開始,衚衕裡的家家戶戶對於子女的教育空前重視了起來。
過年的時候,羅康帶著孩子裝飾屋子和院子。這是他們母子相依為命的第一個春節,一定要好好過。
羅康搜腸刮肚的找出了和春節相關的兒歌,帶著孩子唱了一個遍,又把關於春節的歷史故事、風俗習慣和傳說都講了一遍,買了紅紙寫對聯、貼福字、剪窗花,還準備了很多年貨。蒸饅頭的時候,讓羅元璟負責給饅頭點紅點。包餃子的時候也給他一小塊面團揉著玩。帶著他去給邢大媽家送年禮,給周圍的鄰居送對聯。在別人給他們送回禮的時候,帶著他一起招待客人。讓小朋友幫忙拿花生瓜子,分給客人吃。
邢大寶也奉命給他們送來了很多吃的用的。然後就拐著羅元璟出去玩,把他過年的時候經常玩兒的帶著小弟玩一遍。整個衚衕裡想起啪啪啪的聲音,那就是小孩子在玩兒摔炮,往地上一摔就會響一聲。
羅康帶著羅元璟出去逛街,感受節日氣氛。去逛那種人擠人的大集,吃超大串的糖葫蘆,務必要把這個年過的特別有年味兒。
60年代,京城一年一度的春節環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