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商業互吹持續了半個多小時。等到氣氛熱絡起來了,才開始討論陳柏和夏真的婚事。
雙方家長都在交談中斷定對方是開明、慈善的長輩,在已經認可了對方的前提下,整體會談進行的非常順利。
夏真落落大方,她的家人也很好說話。雙方對於聘禮、嫁妝之類的東西都沒做要求,只讓兩個年輕人自己說,只要雙方父母能做到的,都不會推辭。
夏真說道:“我和陳柏是這麼想的,我們倆都有工作,工資也不算少,自給自足完全夠了,還挺寬松的。我們倆就不討論聘禮、嫁妝什麼的了,就交換一下禮物就行。新式婚姻新式辦法,咱們就不要遵循那些老理兒了,一切從簡。”
陳柏接著她的話說道:“結了婚以後,意味著我們真的長大成人,就該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來了。兩邊的父母我們都會孝敬,我爸媽養大了我,為了培養我花費了很多精力和心血。真真這邊也是一樣。所以,不用討論嫁妝和聘禮的問題,可以討論一下我們該給老人多少贍養費的問題。”
兩個孩子話說的敞亮,雙方老人都很滿意。尤其是夏爸夏媽,本來要嫁女兒,多少是有點心酸的,被兩個孩子這麼一說,那點兒心酸就煙消雲散了。
夏爸說道:“你們都是好孩子,我們自己也有收入,夠花的,等不夠的時候再跟你們開口。贍養費先不用給,你們有時間就多回來看看我們,就行了。”
老陳也說道:“就是這樣。我們兩口子也都有工作,現在身體都挺硬朗,生活方面不用你們操心。你們還年輕,先顧好自己的小家。要是有什麼困難,還可以和我們張嘴,千萬不要自己硬扛著。”
經過這次愉快的會晤,陳柏和夏真的婚事正式敲定了。年後開春,他們自己挑日子,自己安排婚禮流程,需要雙方家長做什麼,就列出清單,把任務分派下來。
老陳:“我們工作忙這不假,但是幫孩子籌辦婚禮的時間還是能擠出來的。”
老夏:“就是就是,我們也不是什麼排面上的大人物,不至於日理萬機,一丁點時間都抽不出來。你們的人生大事,一輩子就這麼一回,我們肯定得參與其中的。”
春節過後,老陳和老丁就忙碌起來,開始為陳柏的婚禮做準備。孩子可以不要,但做父母的不能不給。他們給準備了錢和各種票據,什麼腳踏車票、縫紉機票、外彙券等等,不一而足,還準備了不少棉花和布料。
老丁跟陳筱竹說道:“以後等你結婚的時候,媽媽給你也準備,比你哥這些還多。”
老陳:“現在說這些幹嗎,小竹子才多大,離嫁人還有好些年呢。”
夏家父母準備的也是差不多的東西。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老陳家把真真當女兒,他們就把陳柏當兒子,以真心換真心。
陳柏和夏真收東西都是收雙份。
陳筱竹跟老丁學著織毛衣,給夏真織了一件漂亮的紅色開衫,結婚的時候正好穿。
他們的婚禮選在了春暖花開的4月初,陳筱竹也跟著長途跋涉去湊了個熱鬧。
參加婚禮是挺開心的,起鬨起的比誰都歡,但是回到機械廠之後,她就癱倒在床上,跟老丁發誓:“路修好之前,我是絕對不會再離開京西礦區了。”
除非我弄輛車自己開出去。
老丁:“……”
我信你個鬼。
誰知道路啥時候修好呢。萬一十年二十年的修不好,你還就不出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