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珊:“……”
原主印象中,沒覺得這倆人那麼二啊。
水燒開了,三個人都回屋拿出了自帶的搪瓷缸子,每人先盛了一點點,轉著圈快速晾涼,喝下。
舒服多了。
等到喝完了。再盛滿一缸子晾著。渴了隨時可以喝。
鍋裡還剩不少,趙紅霞走到廚房門口喊:“姚志軍,沈大偉,要喝水嗎?剛燒開的。”
“要。”
沒過片刻,兩個男同志也拿著搪瓷剛子跑進廚房。
姚志軍和沈大偉先慰問了紀珊,並且將她視為身嬌體弱的小可憐兒,大方的表示,“以後要是有什麼力氣活你幹不動的,就喊人幫忙,別強撐。”
紀珊笑著說:“謝謝,我知道,肯定不會再出這種情況了。”
大家就站在廚房裡一邊喝水一邊閑聊。
趙紅霞提議道:“反正也開火了,索性蒸幾個地瓜當午飯吧。”
她們幾個新人,玉米高粱都還沒磨成粉呢,也沒別的東西可以吃。現在吃蒸地瓜是最省事兒的。
每個人都拿了兩塊地瓜,洗幹淨放在籠屜裡開始蒸。
灶膛裡的火還沒滅,再加點柴,吹一吹就著起來了。
“咱們吃完飯就去買筐,然後再去碾子那兒磨粉。”沈大偉規劃著下午的工作。
姚志軍:“今天要把這些事都幹完,明天咱們也下地了。”
趙紅霞:“今天早上她們是六點多走的。”
張翠翠:“睡得早起的也早,今天早晨生産隊敲鑼的時候,跟我住一屋的宋麗梅早就起了,還有工夫蒸了地瓜當早飯呢。”
等到地瓜蒸熟了,大家把它們從籠屜上撿下來。
姚志軍和沈大偉主動清理了籠屜,又洗了鍋。
這種大鍋是被嵌在灶臺裡的,拿不下來。刷的時候就是放一點清水進去,用高粱苗笤帚刷一刷,再把水舀出來。鍋裡剩的一點水,也用笤帚掃出來。
隨後再往裡加一點點清水,防止鍋被灶灰的餘溫燒壞。
在十裡梁,高粱苗笤帚幾乎是萬能的。掃床一把,掃鍋臺一把,刷鍋還需要一把。分的清清楚楚。
有的人家不太講究,掃鍋臺和刷鍋用同一把,被人看見了是要嘲笑一句“驢糞蛋表面光”的。雖然表面上掃幹淨了,但實際上不衛生。
紀珊又拿了兩個地瓜埋在灶灰裡,餘溫就能把它們烤熟。
“下午咱們試試這樣烤的好不好吃。”紀珊說。
大家都點點頭。這兒的地瓜不夠糯,反正蒸著吃是一般般的。
臨走的時候,紀珊在灶臺上壓了張紙條:“灶膛裡有地瓜,熟了可以吃,沒熟放一邊,做完飯再幫忙埋進去。謝謝!”
然後,五個人就一起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