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也不耽誤回回都考第一。老師們想找她麻煩,還得顧慮她尖子生的身份。
她們這個地方,對成績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好學生,總是在各個方面都有點優待的。
但她大概也是九中歷史上第一個不受學校待見的尖子生了。
當她跳級參加中考,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九中的老師們都情緒複雜。
想放鞭炮慶祝一下,這個把全校氛圍都帶偏了的學生終於走了。
想大肆宣揚一下,這個全縣第一是他們學校的誒。說出去特別有面子,這是他們慶山鎮教育的重大進步啊!
又想藏著掖著,因為這個學生,確實沒有任何勤奮好學的事跡可言。宣傳她特別會賺錢嗎?怕是會起反效果。
但老師們的複雜情緒並沒有維持太久,因為他們發現,這屆被孫曉嚯嚯了的初三,整體成績比往屆提高了不少,考上縣重點高中一中和二中的學生多了二十幾個。比往年幾乎翻倍了。就連他們學校在縣裡的整體排名都提高了3個名次。
老師們一問,才知道,在孫曉這裡買東西,累計購物滿100,就可以享受她提供的針對個人具體情況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
再一查名單,果然,成績提升快的,都是花錢比較多的。
九中老師齊齊無語。這就是金錢的力量嗎?
那還等什麼?宣傳啊。不過就不要突出孫曉了,突出整體成績。
農村孩子上學,那是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多數都被淘汰了。
很多孩子上完小學就輟學了。
更多的孩子上完初中輟學。能考上重點高中的是少數,考上中專的也是少數。大部分都輟學了,在家務農一兩年,再出去打工。孫曉印象中,很多本家侄女,都是十四五就去南方的服裝廠、被服廠、棉紡廠幹活了。
孫曉是97年初中畢業的,這一年,中專已經快要窮途末路了。
這一年考上中專的同學,都沒有直接分配,都是口袋裡揣著戶口,在家等分配。
有的等了一兩年,家裡再找找關系,給安排了,戶口也終於落在單位。還有的等不到分配,實在等不下去了,只能把戶口落回自己家,出去打工了。
可能還會遭到部分無良村民的嘲笑,“讀三年中專有什麼用,還不是跟人家初中沒讀完的人一樣去打工?”說這些話的人,都是家裡孩子沒讀完初中的。大概對人家讀書多的帶著一種嫉妒心理。
孫曉考了全縣第一個訊息在村裡也廣為流傳。孫敬亭高興的不得了,專門回村大擺筵席,慶祝她女兒考上了重點高中。
“聽說一中為了鼓勵學生學習,成績好的都有獎學金。我家嬌嬌以後肯定也能領獎學金的。”他得瑟道。
本家都來了,除了孫明生一家。孫曉的便宜大侄女孫慧這會才小學畢業,即將進入初中讀書。他們實在不想看到孫曉父女倆得意洋洋的臉。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平時已經不會把孫曉和他們家聯系在一起了。但每次孫曉搞出了什麼事,就會提醒大家想起來,背地裡再把他們家嘲笑一頓。
早知道這樣,當年給她把戶口落在自己家就好了。反正那時候老三已經快兩歲了,村裡也不會把孩子怎麼樣,頂多罰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