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辦烈士子女證。”
林敬生:“……”過繼的事他是知道的,就是沒想到林秋還知道這個。
“秋秋啊,這個還真辦不了。烈士子女撫恤證是部隊發的,你爹犧牲的時候,還沒有你呢。”
“可是我現在是他的女兒,我就應該有啊。”
林敬生:“……”這個他真沒辦法。要是可以這樣操作,那得有多少孩子被過繼給烈士,變成烈士子女,享受國家補貼?
林秋知道這事辦不成。她又不是真的烈士子女。她是來要別的好處的。
林敬生:“我幫你問問。”
問是不可能問的,真調查起來,還會牽扯到林安邦,他可是現役軍人。後娶了妻子生了孩子,把前面的孩子過繼給死了的大哥,不管理由是什麼,這事都好說不好聽。
“那我上學可以免學費嗎?”
“這個可以。你今年9月去上學,給你免費。我去跟學校說。”
“那村裡可以管我吃飯嗎?”
林敬生:“……”
孩子,不至於,你爺爺奶奶還能不管你吃飯嗎?你親爹也不會不管你啊。
“秋秋啊,沒有烈士子女證,村裡沒法給你糧食。但你別擔心,叔爺爺都可以管你吃飯。”
“我還想要一個房子。”
林敬生:“要什麼?”
“要房子。”
“要什麼房子?為什麼要房子?你詳細說說。”
“我想自己住啊。”
林敬生:“……你為什麼要自己住?”
“你看啊,我爺爺有三個兒子,我二叔自己住,我三叔也自己住,那我爹也應該自己住啊。我爺爺奶奶現在住的是我三叔的院子,我現在是我爹的女兒,住這兒就不合適了。我得住我爹的房子。可是我爹沒房子,我就問問,能不能給他一個房子,讓他的女兒有地方住。”
這話她沒胡說,他們家其實已經分家了。她爺奶現在住的房子,是分給林老三的,老兩口住在這裡,就相當於跟著小兒子一家生活。
農村養老,大部分跟著長子,但也有跟著么兒的。林大山夫妻當時選擇跟著小兒子,一是因為大兒子沒了,二是因為小兒子不在家,兒媳婦一個人,他們住一起也能相互照應。
這情況林敬生是知道的。
他看了林秋一眼,心想,這孩子是被過繼這事給打擊到了嗎?雖說是過繼了,但是林老三也不可能就徹底不管她了。老頭子也不可能讓她一個小女孩搬出去。
那是她自己在賭氣?看著也不像啊。
“秋秋啊,房子不是個小東西,得讓叔爺爺想一想。你要是想要一塊糖,叔爺爺現在就帶你去買。”
“謝謝叔爺爺,我不要糖,就要房子,您慢慢想吧。明天我再來。”
說完,林秋揮手再見,自己走了。
原主是個擰巴的人,偏執又擰巴,心裡憋著事,一句話不說,生生把自己憋的全身疼。
她不說,表面還裝的若無其事,別人也不知道她心裡難過,也就沒法開導她。林秋都心疼這孩子。
她來了,自己肯定就不會擰巴了,她要快人快語,直言不諱。讓別人擰巴去吧。
她不是林老三的女兒了,當然不住林老三的院子。她自己要個小院怎麼了?
她相信林敬生會給她的。村裡空院子有好幾處呢。
現在才1952年,還有幾年好日子可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