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堂哥也在不久之後和他的圓臉姑娘結了婚。兩個人的日子過的不好不壞。
謝長仁這個人比較能折騰,工作一個接一個的換。後來不想工作了,就自己開了個鋪子,什麼都賣,賣傢俱,也賣衣服,他這店都不好起名,最後索性就叫謝家雜貨鋪。
後來超市興起之後,雜貨鋪開不下去了,以倒閉告終。不願意受拘束的謝長仁,還是找了個工作,畢竟有孩子要養。
那時候,他娘已經死了,親爹找了後老伴,已經不會再補貼他了,反倒還要他補貼。親哥也要養孩子,還要養親爹後媽和丈母孃,負擔也很重,幫不上他。
90年,長寧中專畢業,分配回縣財政局工作,報到後也分到了一間宿舍。
財政局的家屬區是個大院,住的還是平房。工齡時間長的人,都拖家帶口的,分到了小院,有幾間房子;工作了幾年,已經結婚了的,也能分到兩間房,套間那種。
像長寧這樣的新員工,就是一個單間。大概15平米,裡面放張床,放個衣櫃,放個桌子,就差不多了。
長寧給自己弄了個蜂窩煤爐子,燒水煮粥還算方便。
就這樣,她小小年紀就開啟了喝茶看報的養老生活。
在他們這裡,這是最令人羨慕的生活了。哪怕個體工商戶賺的錢再多,也比不上在政府工作體面。
哪怕是很多年以後,他們這個地區的價值觀依舊如此。
在她參加工作的這一年,謝秋玉21歲,也開始議親了。比上一世早。可能是因為謝鳴沒有像上輩子一樣醉生夢死,終於想起來要為大女兒操心了。
但是他也不會自己給她找婆家,謝鳴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圈子不太行,就把這事扔給了大哥。
大伯父還是將她上一世的物件介紹給了她,大概是命定的緣分吧。一向眼高於頂的謝秋玉一眼就相中了。
兩個年輕人都同意,婚事進展的很順利。春節之前,謝秋玉就嫁了出去,已經工作了的長寧也隨了份子。畢竟小時候從她那裡薅了點羊毛。
謝長青看她隨份子,期期艾艾地跟她說:“你借我點錢,我也隨點。”
長寧:“!!!”
“謝長青同志,這話你怎麼好意思說出口的?你是我哥誒,你問我借錢?這些年你在家幹啥了?你一點錢都沒攢下?我都沒跟你借錢,你好意思跟我借?”
謝長青:“……”
“我打借條還不行嗎?”
“行。你什麼時候還我?”
“明年底,我一定還。”
長寧借了100塊給他,跟他要了借條。
“明年你要是不還我,我就把這張借條貼的到處都是。”
謝長青:“……”
“你放心,我一定還。”
開了年,謝長青收拾包袱出去打工了。去了南邊的一家機械廠,成了一名車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