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
感謝兩位不靠譜!不然她報大的兩歲半可能還得被改回來。原主是76年9月出生的。
長寧考慮著,她要是如實報了,等她上完2年初中,再上完3年師專,畢業了還不到14歲,分配工作有人要嗎?還是報大點吧。
長寧沒打算考高中,再考大學。原主的心願是離開家自己生活,她就上中專好了。
這個時候省部屬中專的含金量還挺高的,不用交學費,有生活補貼,畢業還包分配。
關鍵是再有2年,考上中專的時候,戶口就能遷走了。
至於以後,她要不要再繼續深造,那就以後再說。對於她來說,學歷真的不那麼重要。
而且,他們老謝家的人,還是有點“家族意識”的,一個人如果混的太好了,他真的就擺脫不了家族了。
一旦他混出頭,家裡人,親戚朋友,有什麼事都來找你。哪怕他們之前跟你毫無交集,甚至對你態度極差,你都不能計較。你要是計較,就是小肚雞腸,就是數典忘祖。
長寧不想經歷這些事,低調做人做事,先離開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等幾年過去,中專含金量下滑了,畢業都不好找工作了,誰還會記得她這個中專生呢?
長寧小學畢業的時候,她的大堂哥考上了海市的師範大學,準大嫂則上了臨市的一所師範類大專。
大伯父一時間風頭無兩,走路帶風。在家裡大宴賓客,擺席慶祝。
人人見了他,都得說幾句恭維話,誇他會教孩子。
19歲的大堂哥也是意氣風發,似乎已經預見了未來的一片坦途。他的未婚妻也在,和他一起接受大家的贊揚。
21歲的大堂姐也為自己的弟弟感到高興。雖然這兩年她跟父母也鬧了一點矛盾,具體來講,就是大伯要求她把賺來的錢上交絕大部分,她自己頂多留點零花錢。
而且,大堂姐這兩年還不能說親,得讓她在家裡多留幾年,現在,她已經成了家裡的經濟支柱。
大伯父自己那點工資,不夠花。他不光要供大兒子讀書,還得供大兒媳婦讀書,還得花錢送小兒子去學車,讓小兒媳婦跟著女兒學製衣學賺錢。以後要讓小兒子一家搬到鎮上去住,還得花錢給他們弄個房子。
現在她要是嫁人了,這個家就玩不轉了。
大堂姐是有意見的。這兩年跟大伯也爭論了幾次,爭取到3成收入進入自己口袋。其他的上交。
二堂哥和她的未婚妻也高興,畢竟家裡興旺了,對他們也有好處。
謝秋玉也跟著高興,謝長青和齊桂花沒心沒肺,跟著吃吃喝喝。
唯一一個真的不高興的人,可能就是她爹謝鳴了。
作為大伯父的對照組,他從小被指比不上他哥一根手指頭就算了,現在連孩子也成了侄子侄女的對照組。
他們家,大女兒小學畢業,無所事事;二兒子小學畢業,無所事事;小女兒小學畢業,考上初中了,未來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據說小女孩小學成績好不算啥,可能初中會急速下滑。他也不敢抱什麼期待。
所以,在一群開開心心高談闊論的親朋好友之間,她爹強顏歡笑的臉就顯得特別別扭。
但是作為一家人,她爹還是兢兢業業地幫著大伯父一家招呼客人。
農村人大部分時候很質樸,小部分時候超級討厭。對於這個時候的謝鳴一家來說,就是這種“小部分時候”,說話沒分寸、沒界限。
大家在誇獎謝棟梁一家的時候,總是會cue到謝鳴和他家的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