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玉和謝長青老老實實的回了自己的房間。
謝鳴跟齊桂花說:“我晚上去找大哥,看看鎮上有沒有什麼零活,有的話我就去幹,賺點是點。你就跟著爹和大嫂下地幹活吧。咱有三個孩子要養。”
齊桂花:“……”
“以後就在家做飯,別讓孩子去大嫂那邊吃了。”
給齊桂花都整不會了。他們現在啥也不幹,不也好好的嗎?
不過,謝鳴發話了,她也不敢不聽。
長寧就發現,她家在發生變化。她爹一早就跟著她大伯去鎮上,晚上才回來。去給人幫忙蓋房子,一天2塊錢,管飯。不過這活也就是偶爾,幹幾天就完。就得再找別的活幹。
她媽開始做一日三餐,也不出門找人扯閑篇兒了,老老實實喂養畜禽,打掃衛生。早上和下午晚些時候還要下地幹活。
謝秋玉依然待在家裡,沒有下地。現在天氣熱,地裡的活也並不是太多,沒必要讓她去。等到秋收忙起來的時候,謝秋玉也下地幫忙了。
長寧:“……”這個家不對勁!
可是她觀察了一下,每個人的靈魂都沒有問題啊。
暑假結束,長寧開學了。
她高高興興的揹著自己的補丁包去上學。待在家裡真的太無聊了。
這個時候上學的時間和後世不一樣。
她們是早上起來先去學校,先晨跑,六點開始,上一節早自習,再上兩節正課,放學回家,吃早飯。
再回到學校上四節正課,放學,吃午飯。
再回到學校上兩節正課,兩節自習課。放學。
到冬天的時候,真的是披星戴月。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天還沒亮,到了學校摸黑跑步,晚上放學的時候,也是烏漆嘛黑。
那時候,冬天的下午,他們都得帶著小煤油燈兒去上學。學校裡沒有電,天黑了又不放學,只好點燈熬油了。
每天晚上回到家,都是一張大黑臉外加兩個黑鼻孔。煤油燈的黑煙比火焰可大多了。
有的同學家裡困難,連煤油燈也帶不起,就只好借同學的光。
碰上好說話的同學,把燈擺在中間,倆人湊合看。
也有的同學很個色,就是不願意分享,偏要把燈放在另一邊。沒燈的同學也就只好睜著眼摸魚了。反正看不見。
有一年,也不知道是哪個糟心學生想出來的辦法,他在本來就有點糟了的書桌上鑿出一個小坑,滴了兩滴煤油進去,直接點著了。得意洋洋的燃燒桌子來照亮。
一群學生有樣學樣,都開始燒桌子照亮。
一開始,老師都沒注意,後來發現班上的課桌全都是燒出來的大黑坑,差點眼前一黑。
查來查去也沒查出是誰起的頭。最後“法不責眾”,倒也沒讓學生賠。就是所有桌子有洞的學生都寫了檢查,學校大會點名批評了一頓就完了。後來好幾屆的學生,用的都是帶坑的課桌。
那時候的老師也辛苦。一二三年級,每個班就一個老師,所有課全包。四五年級每個班兩個老師,語文老師順便教歷史和自然,數學老師順便教地理。
除了上課,還要批作業。每次做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試卷都是自己刻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