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長寧,就愛咋咋地吧。她是不會出去伺候的。
“可能都出去玩了吧。”
是親孃的聲音。
“小妮兒怎麼也不在?平時她都不出門啊。”
謝鳴疑惑道。
看來他對原主的生活習慣還是有一點點瞭解的。
不過不是她不出去,而是她沒有玩伴。
他們家周邊的小孩,她是最小的。比她大一點的,都和謝長青差不多大,而且都是男孩。再大一點的,就和謝秋玉差不多大了。
而不管是謝秋玉還是謝長青,都不會帶她玩,嫌她礙事。
要說謝秋玉這個人是空心的,也不完全是。全家除了她自己還有五個孩子,她真正忽視的,也只有原主一個。
她在大堂姐面前,嘴巴甜的很,把謝淑芹哄高興了,偶爾剩下的布料,就會給她做件新衣服。後來謝淑芹也開始賣外面進來的成品衣,有時候也會送給她一件兩件的。
在大堂哥和二堂哥面前,也乖巧的很,叫起哥哥來,聽著比親哥還要親。
對謝長青,她也有幾分情意在。
對大伯就更不用說了,也親近的很。
長寧覺得,這個人有很強的趨利本能。她親近的這幾個人,都是或多或少能給她帶來好處的。
至於謝長青,應該是聽多了別人跟她說的“以後你嫁了人,萬一在婆家受欺負了,還要指望你弟弟給你撐腰”這樣的話。
她對謝鳴和後媽的態度也還可以。
只有原主。對她似乎一點用也沒有,也被她忽略了個徹底。
家裡沒人,想罵人都沒個物件,謝鳴自己罵罵咧咧的進了屋。
她娘齊桂花在院子裡走了一圈,看見雞鵝豬都沒有喂,也是一頓髒話輸出。
“小妮兒今天死哪兒去了?平時還會喂雞喂鵝,今天她啥也沒幹!”
這都是習慣性發洩。她自己也明白,罵了也沒用,最後這活還是得她幹。
她家三個孩子,老大她不能使喚,老二使喚不動,就剩個老三,才六歲,頂多也就幫著喂雞喂鵝,幫著燒火洗菜,別的也幹不了。
齊桂花一邊罵人一邊把活幹了,才回到屋裡。
長寧待在自己房間,盤腿兒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兒地聽著外面的動靜。
別說,這夫妻倆還挺般配,罵人的詞兒都差不多,一看就是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結果。
又過了一會,謝秋玉和謝長青也回來了。
餓了,回來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