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學有所成者,就能到她這裡接受再教育。
所有學業開銷她來支付。
此話一出,村子裡的學風瞬間大改。
其實很多貧困人家,不是不想家裡孩子去讀書識字,跨越階層。
實在是……家裡沒這錢啊!
這年頭供養一個讀書人真的太費錢了。
原主能讀出來,離不了全村人的供養支援。
甚至可以說,這村裡家家戶戶,就沒有沒給原主出過錢、出過力的。
所以喬錦歡必然也要回報村子。
這也就是為何古代宗族能成氣候的原因。
你弱小時,族人供養。
你出息後,反饋宗族。
一人如此。
百十人如此。
宗族何愁不強大?
目送著喬錦歡帶喬父離開,馬車從村路上消失,喬家村裡村民的眼神都是灼熱的。
“多跟你族姐學學,你什麼時候能考個舉人回來我死都瞑目了!”
“喬夫郎也算是苦盡甘來,後半輩子就等著享福了。”
“錦歡如今是鄉侯,咱們喬家,在平陽縣那就是老大。”
“你們一群潑猴,在這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學堂讀書!快去!今天要是不認得一百個字回來,你看我怎麼教訓你!”
“昨天夫子教的都會了嗎?不會?那還不快去背!”
喬錦歡的成功,讓喬家村的村民意識到,讀書那是真的大有前途。
於是而今,都把自己孩子逼著進學去呢。
至於農活~
他們咬咬牙也忙得過來!
再不濟,家裡不還有男娃子嗎?
雖說力氣小些,但割草、打掃、喂牲口這些活兒還是能幹的!
……
“籲~”
馬車在鄉侯府停下。
喬父下馬車,抬頭看著寬闊大氣的府門,門口那兩站得筆直的侍衛時,心肝兒都顫了顫。
老天爺啊~
這院子也太大了吧!
這就是他以後要住的地方?
“錦歡,這就是咱家?”喬父抖著聲兒問。
他這些年一直在村裡,見過最大的屋子,也就是村長那幾間瓦房。
眼下這鄉侯府,可比瓦房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