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衿到皇後處。”皇上對一旁的太監總管吩咐道。
太監總管立馬客氣地抬手為秦子衿引路,秦子衿再次行禮告辭,還未走遠,便聽到皇上問南召王世子有何事,南召王世子回答說:“如今院試已開榜,臣謹遵皇上旨意,意欲按計劃迎娶雯媗郡主……”
秦子衿與他們是相反的方向,後面的話秦子衿並沒有聽太清。
這是秦子衿第一次見皇後,見過之後,才知曉什麼叫母儀天下。
秦子衿牢記四個字:慎言、慎行。
見了皇後,老老實實地行禮,坐下,隨後便是皇後問什麼,秦子衿便答什麼。
皇上特意下聖旨將秦子衿納入秀冊之中,宛如向天下昭告秦子衿得了聖寵,皇後身為皇上的妻子,自然也是這般認為的。
所以秦子衿一直都提心吊膽的,若不是因為長公主在,她都不敢來這裡。
“本宮聽說,秦姑娘與皇上是在金塔寺相識的?”皇後第一個問題便十分的直接,雖然滿面和善,但意圖明顯。
“是在金塔寺認識的,臣女會些修複書畫的技巧,正巧幫著寺裡修佛經,被皇上瞧見了,託臣女修古籍,臣女不識皇上身份,圖一千兩銀子,便應下了。”秦子衿如實交代。
經歷了跟皇上的對話,秦子衿算是明白了,這些集權者,有的是法子弄清楚自己身上的事,所以,坦白絕對是最安全的路。
皇後果然很滿意,聽了秦子衿的回答,竟笑了起來,“竟還有此種事,你竟收了皇上一千兩銀子?”
秦子衿點頭,“子衿那時入京不久,京中繁華,想添置的東西實在太多,皇上開了價,我便應下了。”
“怪不得皇上總誇你與眾不同。”皇後漸漸收了笑容,“不過那套詩經本宮也瞧見了,秦姑娘確實修的好。”
秦子衿賠笑著,心裡卻慶幸自己選擇了坦白,果然,皇後什麼都知道的。
“皇上素來喜歡文采好的,故此後宮嬪妃們平日裡也願意在這上面下功夫,時常會在宮中舉辦詩會,秦姑娘若是不介意,下次也可來宮中一同參加。”皇後這般說。
秦子衿一頓,暗道這叫自己如何回答?
這後宮是妃子們的地盤,自己常來肯定是不合適啊!可若說不願意來吧,人家還以為是自己嫌棄她們的文采呢。
正在秦子衿為難的時候,長公主笑著出了聲,“皇嫂可別跟皇兄一般,見著個會文采的,便連男女都顧不上了,子衿這丫頭雖說會點詩文,可終究是個姑娘家家的,平日裡被範夫子強壓著讀書背詩也就罷了,入了宮,皇兄還得拉著她對詩看畫的,只怕是完全忘了她是個女孩子!”
長公主說著伸手將秦子衿拉到了自己身邊,“皇嫂仔細瞧瞧,子衿就是個小丫頭,不過是聰明憐利了些,比太子才大兩歲,還是個孩子呢!”
長公主這般說,秦子衿便立馬配合地露出一副侷促無措的模樣。
那邊皇後笑了笑道:“當真是本宮欠考慮了,只想著秦姑娘文采好,便想著投其所好,倒是忘了秦姑娘還是小丫頭,應當更喜歡些丫頭們喜歡的東西。”
“著實是宮裡的妃嬪們聽說了秦姑娘便都格外的好奇,紛紛往本宮這裡打聽。”皇後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