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是一驚,只有一旁的祁承翎淡定地說:“算對了。”
他面前的算盤上,第二列下一上三,是為八,第一列下一上一,是為六,八兩六錢,沒錯。
先生心裡也早有了答案,看著秦子衿點了點頭。
周遭的弟子都驚呼:“還能這樣?”
“先生,她答的這麼快,該不會是偷看了旁邊人的算盤吧?”祁夢璃忽然道。
秦子衿和祁承翎幾乎是同時有了答案,也說不上誰快誰慢,確實沒法排除這個可能。
“我再出一題。”先生說。
秦子衿點頭,暗想若是這種簡單的加減法,自己的心算水平應該沒有問題。
“有稻二十擔,每擔換銀二兩三,又有粟五十擔,兩擔粟可換一擔稻,一共可換多少銀兩?”
秦子衿驚了下,沒想到這次的題目升級了,不過也很簡單,一口氣就在心裡列出了式子,然後答:“一百零三兩五錢!”
“這麼快?”有人震驚,想要拿算盤核算一下,只不過才撥弄兩下,忽然發現自己似乎還不會用算盤算這道題。
“對嗎?”袁景澤迫不及待地問先生。
先生點了點頭,用戒尺在秦子衿的桌上輕輕敲了兩下,“行了,你坐下吧。年幼不是藉口,既然不會,日後要勤加練習才行!”
“是,弟子知道了。”秦子衿坐下,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祁夢璃,挑釁地挑了挑眉。
“有誰知道方才我出的題如何算?”先生回到案前問。
有一人起身道:“粟五十,二擔換一擔稻,便是二十五擔,稻二十,合一起便是四十五擔,每擔二兩三,便是一百零三兩五錢。”
“嗯。”先生點頭,側身拿起自己桌上的算盤,先用手在左側輕輕撥動,“一共四十五擔,一擔二兩三,此處我們可以拆開來算。”
“首先是二兩,算盤上先敲四十五,遇二則再加一次,加上四十五,此位已滿,進一,四加一滿五,便是一下五去四,再加四,便是九,即為九十兩。”
“再算錢,四十五,三錢,三四一十二,下二進一,三五一十五,直接進一,便是十三兩五錢,加上前面的九十兩,便是一百零三兩五錢。”
“明白了嗎?”先生問。
秦子衿點頭,但還有一些弟子直搖頭。
先生這回卻不惱,笑著說:“大家把書開啟,今天我們學習九九口訣。等學會了九九口訣,你們就明白了。”
秦子衿翻開書,很快就看到了九九口訣,很顯然,就是小學生都會背的乘法口訣,只不過是反著來的,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二二得四”止。
“凡問有物幾何,每件換錢幾何,皆可用此口訣算。”先生又說,“如布一匹,每丈四兩,一匹則是四四一十六兩!”
“這般聽起來倒也簡單。”雯媗郡主說,“可方才先生說稻粟一問為何我聽不甚明白呢?”
“那便是因為你沒悟透。”先生說著看向秦子衿,“你們當真以為秦姑娘心中有一把算盤?”
眾人紛紛扭頭看向秦子衿,秦子衿則羞澀地埋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