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同甘共苦
幾人一齊尋去了彙豐食肆。
姜姀一眼就瞧見大堂裡坐著的三個孩子, 正舉著鹵雞腿吃得滿臉油。
而陪著他們的李秀婉則幹坐著。她坐的位置正對店門,時不時仰頭張望一番,終於在這一回的張望中, 看見了姜姀他們的身影。
她站起來揮手:“這裡,在這裡。”
姜姀徑直走到他們身邊去。
看見她來了,小果連忙放下手裡的雞腿站起來迎接:“娘, 你們談得怎麼樣啊?”
她方才剛把雞腿根部的軟骨啃下來,脆生生地在嘴裡嚼, 這會兒腮幫子一鼓一鼓的,看起來煞是可愛。
姜姀將她臉上的醬汁擦去,比畫了個噤聲的手勢:“噓, 小聲些, 這種好事, 可別叫旁人給聽去了。”
拉過小果, 她坐到李秀婉身側, 避開周圍人的視線,摸出懷裡的錢袋子,壓低聲音:“秀婉姐,這一貫錢給你。”
李秀婉雙眼一亮,連忙接過揣得溫熱的交子,塞進了自個兒的荷包裡:“這麼多吶,看來是談成了。”
姜姀便將一應細則同她說了。
李秀婉越聽, 眉頭卻越是蹙起:“這麼多竹編,不論品類,加起來三百五十個,只給半個多月的時間。算起來,每日要做二十來個嘞, 這能做得成嗎?”
“趕趕估摸著能成。”姜姀實話實說,“這陣子,大家怕是都得受累了。”
畢竟竹燈籠、竹扇子一類畢竟工藝簡單,做起來三兩下就能搞定,做得手熟了以後,不會佔去太多時間。
但像竹食盒、茶葉罐和竹花器這種,都是表面鑲了紋飾,做起來頂複雜的,就得頗費苦工,將前頭省下來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這兒上。
坐在食肆裡邊吃飯的工夫,姜姀便將一行人的分工給安排好了。
工期從明日開始,掐頭去尾十六天,一旦各自領了活計,便是一日都不能鬆懈。
砍竹子扛竹子,都交給沈獵戶這個行家來。他認竹子認得又快又準,力氣也大,就在他們邊做竹編的時候,一批批把竹子運來。
之後的刮青便由她自個兒來。刮青需要慎之又慎,要不然刮壞了反還耽擱時間,交給其他任何人她都不放心。又怕沈獵戶忙不過來,也擔心蘭英嬸和李秀婉力氣不夠,之後的劈篾也由她來。
李秀婉還是負責過劍門。與她們合作了上一回的竹花瓶後,她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過勻的這門技藝,刷刷地就能準備一堆竹篾、竹絲出來。
這之後,養竹篾的活計也交由她來。畢竟近日天氣漸漸回了溫,制備好的竹篾放在太陽底下很容易曬得焦脆,需要時不時往上淋水。
這樣一來,一直到編竹編以前的活計,便都分配好了。
至於家裡的雜事,譬如給菜地澆水、除草,就交給三個孩子來做。像打理雞圈、雞窩,還有喂驢子、餵狗這種簡單的事情,小果一早也都會了。由她帶著,教教與哥兒和霜霜一起做,三個人也好有個伴。
分工完畢,這頓午食也吃完了。
午後的時間,一行人便在縣城裡四下溜達,溜達累了,便在河邊揀了處涼亭坐坐。
涼亭邊上有一塊方寸大小的紅泥地,上面的泥壤許是被野狗兒刨去了一塊,野草都刨不見了,看起來光禿禿的。
姜姀便撿來一根柳枝,在上面寫寫畫畫,提前教了蘭英嬸幾個簡單的編制手法。
像編扇子、編果盤的手法,與先前編過的那些都有共通之處,姜姀不必手把手教,就能讓她理解了,上手就能做。
其餘的花器、食盒等做起來複雜的,也都靠草圖加口述,加深了她的初始印象,好叫她對明日的苦工心裡有個數。
蘭英嬸邊聽邊點頭,沒聽明白的部分,一點兒不墨跡,立馬就問了。姜姀便耐心地又解釋一或兩遍,她再聽去,自個兒琢磨琢磨,很快便茅塞頓開了。
就這樣過去了一個下午,前期能做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全部安排好。
華燈初上,人潮湧動,白日裡冷冷清清的縣城街巷,很快有了大集時候那種熱鬧的模樣。今日街上除了尋常的宵夜攤子,還推出來幾個販彩燈和猜燈謎的攤子。
孩子們都高興極了。眼瞅一個彩燈攤子停在他們所在的涼亭旁,飛也似的跑上前去。
於是姜姀給小果買了個小象燈,給霜霜買了兔子燈。等讓與哥兒挑選時,他卻扭過頭,推說不要了。
問了才知道,原是他覺得花燈是女郎喜愛的小玩意兒,他這個做男子漢的,不能要也不該要。
姜姀笑笑:“那今日就不提這個不能和不該,只說說你想不想要?”
與哥兒望著面前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又回頭看了眼他自個兒的娘親,突然咧開嘴跟著笑:“想要。”
他自己挑了個老鷹燈,握著上頭用細繩拴著的小小竹竿,簡直愛不釋手。
三個孩子都擁有了自己的彩燈,大搖大擺地走在四個大人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