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說得是。”店家依舊微微笑著。
姜姀沒再猶豫,便把銀錢給了。
買了一斤棉花,合計六百文。都是彈好的,到時直接往衣裳裡一塞就成。再添一匹布頭,正好一貫錢。
這幾日的勞累,眨眼就只剩下七百餘文,說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想想落雪天氣,要能有棉衣加身保暖,勢必會比只有芒草花的冬衣暖和不少。
能舒舒服服地過個冬,想了想,也值了。
三人又是興沖沖地往外走,一路在縣城裡來來回回地逛。等到了黃昏時分,已經將過年需要的東西都囤好了。
銀錢沒多少剩餘,挑筐裡卻是裝得滿滿的。
包括十鬥粳米穀子,六升糯米穀子,兩鬥粗麵,一鬥紅豆,還有一斤鮮豬肉,一斤豬板油和半斤豬下水。
其中不少,都是給李秀婉他們做補給的。
畢竟前陣子吃了他們家的蟹釀橙,據說是賣了一袋子米糧才換來的。雖說宋衍成日裡和李貴生稱兄道弟,也答應了日後付夥食費在他們家吃大桌飯,甚至往他們家米缸裡添了半麻袋舂好的米。
可一碼歸一碼,總不能慷別人的慨,讓他們平白吃了虧去。
畢竟還要攢錢開小食攤不是麼。想起這個,姜姀就愈發替李秀婉感到高興。
至於要買的那兩口醬缸,眼下也在他們的身側放著。這回特意選的子母大小的醬缸。小缸套在大缸裡頭,叫宋衍肩上一扛,就能扛著回山去。
姜姀是想到了李鐵匠的驢車。可這不剛買了小驢,便也不好再在這種臨近年關,需要採備年貨的時候,再管李鐵匠借驢車來用了。
天漸漸黑了,其餘大的小的,都陸續到了約定的點上。
熱熱鬧鬧地揀了家座位還算空餘的攤子坐,姜姀招待了他們炊餅吃,還去隔壁攤子買了兩份熱炒,外加從飲子攤那頭,給每人叫了一杯熱飲子來。
這樣一頓吃下來百文不到,卻令一個個吃得腮幫子滾圓,連連叫好。
臨走時,孩子們都還有些捨不得。
這樣熱鬧的縣城夜市,下一回再來,就得等到元宵節了罷。還有大半個月嘞,怕是這陣子做夢,都得夢見在縣城宵夜攤上,吃過的這些個好吃的。
一群人扛缸的扛缸,挑擔的挑擔,慢騰騰地行走在主街的歸途上。
燈光輝煌,漸行漸去。幢幢的人影和喧鬧的叫賣聲,也隨著他們愈來愈往外走,被撇在了身後。
因著前頭有推著小輪車的攤販經過,步行中的人流分成兩股,紛紛往街道的兩旁避讓。姜姀便也隨著人流,避退到了一旁。
小輪車的輪軸,聽來少上了些油,一路吱呀吱呀直響,行至姜姀他們身側時,許是輪軲轆裡又卡了石子兒,甚至變成了刺耳的銳叫。
大人們挑擔騰不出手來,只能硬著頭皮受著。三個孩子倒是紛紛捂上耳朵。
小果蹙眉低頭,便在這時,在距離小輪車橫向的不遠處,看到了一隻雪白毛色的小狗。
那狗兒長得似乎還沒有她頭大。原本蜷縮在那兒,被小輪車的銳叫聲一嚇,一下子站起身來,急匆匆地往路當中跑。
小果被嚇一跳:“娘,有狗。”
姜姀順著她手指的方向低頭。雪白的一團很是顯眼,長而發炸的毛發隨著奔跑一抖又一抖。
心揪了下,可不要被小輪車撞到才好。
卻是怕什麼來什麼,狗兒忽地在小輪車跟前停下,舉起後腳伸過頭頂搔癢。姜姀的心又是一揪,趕緊往正推車的攤販那頭看去。
小輪車上擺著桌椅板凳,一個疊一個放得老高。小販視線受阻,看不見車子前頭還蹲著一個活物。這要是就此碾上去,怕是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