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賣出去的竹簸箕體厚又偏小,只適合曬些譬如幹菜豆子一類體小水分不高的東西。
而像魚、肉之類的鮮食,曬的時候更考驗竹編製品的透氣性。
編得太疏盛不住又容易壞,太密又不下水,容易讓曬不到太陽的那一面發餿。
因此還是很有必要做個專門的容器出來。要能做得好,就找蘭英嬸一道量産。太不像樣就算了,自個兒將就用用,也無所謂好與壞。
她帶著柴刀進竹林,砍下幾根竹子拖回來,在院子裡席地而坐,開啟了今日的忙碌。
半個時辰過去,沈獵戶二人已經來到村裡。
今日村道上的行人比那日多出許多。
他面上臊得很。都說萬事開頭難。盡管他先前已經開過一次頭,不過幾日過去,心裡那股別扭勁上來,又把自己這張老嘴打回了原形。
沒等他多猶豫,身旁的小果已經吆喝開來:“又香又嫩的枇杷醬油雞,神仙吃了都叫好——”
一路喊過去,引來不少人駐足。
“小毛孩子這樣厲害,能說會道的,阿叔你可有福嘞。”有臉生的以為小果是沈獵戶的孫女,誇得那叫一個贊不絕口。
頭一回碰上由小孩子負責叫賣的攤子,那人被吸引過來,也實在好奇賣的這雞究竟是個什麼味:“丫頭,你這枇杷醬油雞怎麼賣?”
“叔叔好,十文錢一塊。”
“有多大塊?”
沈獵戶隨手拿出一塊遞給他掂掂重量。
“是挺沉的。只要十文錢就能吃這麼好些肉嗎?”
小果特意同他強調:“而且這不是家養的雞,是野雞。野雞天天在山裡跑,肉吃著可比家裡圈出來的香多了。”
那人將信將疑:“我能嘗一口嗎?”
得虧姜姀早有準備,沈獵戶拿出用枇杷葉單獨包著的雞塊:“您嘗嘗。”
男人伸手拿去一小塊:“確實好吃,好吃極了。”
他當即從懷裡摸出十個銅板:“給我來一塊,要肉多大塊的。”
“咱們這都是搭好的。雖然每份雞肉的部位可能不大一樣,但肉量都勻,肯定不會讓您吃虧的。”沈獵戶收了銅板把東西遞給他。
那人拿著一包醬油雞,前腳剛走,後腳又折返回來:“要不給我再來一塊。我給家裡大哥也帶去嘗嘗。他這人嘴最刁了,我就不信你家這雞收服不了他。”
見他去而複返,周圍紮堆的人愈來愈多。都來湊枇杷醬油雞的熱鬧,有些不打算買的也紛紛來試吃,能嘗個肉腥味也是好的。
……
姜姀做的竹篩子剛具雛形,就聽見山道上嘰嘰喳喳的說話聲。
抬頭看天,這會兒剛過午後。上山下山還要一個時辰哩,這兩人這麼快就把醬油雞賣完了?難以置信地轉過身,她見著沈獵戶幾步一喘氣走得相當吃力。一看背簍裡的東西都冒尖了,也不知道買回些啥,沉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