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凡感激道:“多謝兄臺仗義執言,不過現在考試要緊,我們還是先入場吧,他日我再謝過兄臺。”
“沒事,我也是感同身受。”白衣少年微笑道。
江凡點點頭,然後以對韓懿躬身一禮,隨即進入了考場,雖然江凡心中不喜白衣少年利用他,但是表面上確實白衣少年在為他說話,江凡自然也不能失了禮數,以免被人詬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貢院很大,一排排獨立的小舍,密密麻麻,其實也不能說小舍,就一個三面砌牆的小空間,四五平方的樣子,裡面擺放一張桌椅,後面是一張木床。
這就是考位,在今後的三天,所有學子都在裡面度過,不得離開貢院,至於飯食,每天都會有人按時送來。
江凡坐好,取出筆墨硯,磨好墨,很快,考試就開始了。
解開試題,果然如韓銳所說,竟然真的是策論,而不是第一科明經。
“法先王乎、法后王乎?”
法,效法、效仿的意思。
這是兩個相對的論題,是關於當世之君,是應該效仿遠古聖君治理天下,還是應該根據時代的實際情況,制定國家發展策略。
如果是現代之人,肯定會一口選擇法后王,一切從實際出發麼,理論聯絡實際,這是人人都懂得的真理。
但是實際上,關於法先王和法后王這兩個觀點的爭論,在玄黃大陸,從出來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先王意指聖王,為遠古的三皇五帝,而三皇五帝,則是歷代皇帝的楷模,他們用仁愛,道德,寬容治理天下,使得天下歸心,萬民服從,甚至許多異族,都甘願歸附人族。
而且三皇五帝治理天下時,整個人族都是統一體,這是所有儒家人都向往的,因為儒家推崇的就是大一統。
但是現在的現實情況是,整個玄黃大陸存在著無數的國家,而且國家與國家之間,國家與宗派之間,宗派與宗派之間,人族和異族之間等,各自之間征伐不斷,從來沒有一天安靜過。
法先王和法后王可以說是理想和現實的衝突,這就像一個人一樣,是應該追求理想,還是服從現實呢?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當然實際上,各君主都是實行的法后王,理想雖然崇高,但是現實卻就是如此的無奈。
你追尋理想,可能會成功,但是也會失敗,而失敗結果就是國破家亡;但是現實改革,雖然不知道能否延續多長時間,但是卻不至於一下子把國家給搞崩潰了,至少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把難題推給後世子孫。至於後世子孫能否為國家延續國祚,就不是當世君主需要考慮的了。
而江凡現在考慮的是,這個論題不可能只是簡單的論述應該是法先王還是法后王,抑或者兩者結合,而應該是要給出一個治理天下的理念以及具體的措施。
這個題目就很大了,這是考驗每個學子治理天下的能力。
喜歡無上聖道請大家收藏:()無上聖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