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獲得的收益卻不會少。若是陛下真的赦免劉惟寧的罪過,他們便成了仁人之士。
“寧朋友,這請願的奏疏是寫好了,可如何送至禦前呢?”
這一個問題也是一眾湖廣士子想要問的。
他們雖然都已經板上釘釘的拿到了進士功名,但畢竟還沒有宣佈。即便宣佈了,在授官之前他們也不是官,沒有上疏天子的渠道。
寧修這封聯名奏疏想要呈遞至天子面前,走通政司的路子是肯定不行的。
“這個韓兄不必擔心,寧某自有辦法。”
寧修信誓旦旦的說道。
眾人見寧修胸有成竹的樣子,便紛紛放下心來。
翌日金榜的結果下來了,果然沒有劉惟寧。
狀元是張三公子張懋修,張家大公子位列榜眼,毫無懸念。
寧修位列二甲第二十名,相當好的成績。
不過寧修卻沒有太過高興。他的好朋友現在還在詔獄中受苦,他如何高興的起來?
他再次去了張府!
昨日張居正在和一眾大佬批閱殿試試卷,自然不在府中。即便回到家裡為了避嫌也不會見寧修。
但今天金榜結果已出名次已定,可謂塵埃落定,張居正自然可以見寧修了。
寧修被門官領到張居正的書房中,見過禮後遵從張居正的命令小心翼翼的坐了下來。
“賢生考得二甲二十名,真是大喜事啊。”
張居正一邊捋著自己下頜美髯一邊說道。
“多謝首輔誇獎。”
寧修沖張居正拱了拱手以示感謝。
“但寧某的一名同鄉好友卻不在榜中,學生鬥膽問首輔一句,他可是被革除了功名?”
張居正面色一沉道:“你說的這人可是叫劉惟寧?”
寧修毅然答道:“正是。”
張居正大手一揮道:“他雖未被革除功名,但已被陛下打入詔獄,榜單之上自然沒有他的名字。”
寧修慨嘆道:“劉兄不過文章言語稍有不妥,何至於如此懲處。晚生寫了一封奏疏,聯名湖廣諸士子,懇請首輔呈遞至禦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