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0幣打賞~)
十郎離店後,寧修也沒有閑著立刻前去惠德坊考察。
惠德坊是城中最大的手工匠人聚集區,不但有鐵匠、木匠還有泥瓦匠、裝裱匠。
太祖皇帝朱元璋給他們的祖輩定下了匠籍,他們便必須子子孫孫從事一種匠藝職業,終身不得脫籍。
朱皇帝以為這樣臣民便可以安居樂業,卻沒想到匠戶在各級官府的盤剝壓榨下連生存都困難,何談安居樂業。
不得已之下,匠戶除了替官府做活,也私下接活。
官府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匠戶門這才艱難的討了生活。
及至萬歷年間,匠戶收入來源基本是接私活。
一些焗瓷、裝裱匠甚至還能靠著精湛的手藝發一筆小財。
寧修來惠德坊當然不是為了裝修新宅,他直奔一間木匠作坊,沖正在做工的老木匠道:“老師傅,你這裡可有現成的柞木?”
要製作純正的葡萄酒,少不了陳釀發酵環節,只有經過橡木桶陳釀的葡萄酒才是口感最為純正的葡萄酒。
可寧修知道橡木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嚴格,一般地中海氣候生長的橡木被認為是最適合做橡木桶的。
美洲的一些地方也適合橡木生長。
而大明卻是沒有橡木的。
雖然大明沒有橡木,卻有與橡木同科的柞木。柞木的材質和製作葡萄酒桶的白橡木很接近,完全可以替代。
最大的柞木出産地便是遼東,其次便是湖廣。
遼東就不用想了,距離太過遙遠,運輸成本不是寧修能夠承受的。
湖廣的柞木産量雖然和遼東不能比,但也是夠用了。
不過寧修並未在市面上見過柞木製造的傢俱,這才會直接來木匠作坊尋個究竟。
一般這種木匠作坊都是前店後廠的模式,店鋪門臉後就是一個大倉庫,用以堆積各式木料。
通常來講,明代最受歡迎的木料是黃花梨、櫸木、杉木。還真沒聽說過有柞木傢俱。
寧修也是抱著碰運氣的態度來看看的。
如果有柞木自然最好,如果沒有也可以用替代産品,只是這樣一來釀製出的葡萄酒口感肯定沒有用柞木桶釀出的口感好。
那老木匠愣了一愣,連連搖頭:“公子要打套桌椅櫃子嗎?老朽從未聽說過什麼柞木,不過小店有上好的櫸木、杉木,公子不妨試試。”
寧修搖了搖頭,櫸木和杉木肯定是不適合來做木桶釀酒的。
正在寧修有些意興闌珊時,他瞥見了一堆木料中伸出的一塊板子。
寧修眼前一亮,走至近前蹲下來將板子抽了出來。
“這就是柞木!”
寧修前世家中有一整套柞木傢俱,對於柞木還是有一定辨識力的。
柞木的紋理十分緊致,清晰可見,風幹後木質十分堅硬。
寧修確定眼前的一定就是柞木。
“老師傅,這便是我需要的柞木!對了老師傅怎麼稱呼。”
那木匠師傅十分驚訝的說道:“額,老朽姓趙,單字一個椿字。公子,這種木頭都是沒人願意用的低賤貨,連名字都沒有,我都是直接拿它來燒柴火的。”
寧修:“......”
他真是無語啊,這麼有用的木材居然生於深山無人知。這倒也罷了,竟然還被木匠拿來燒柴火。
“趙師傅,你還有多少這種柞木?”
趙木匠毫不猶豫的說道:“這種木頭老朽後院裡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