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繼續求票,大家手中的推薦票砸過來啊,讓我感受到你們的熱情!關於本文的節奏感大家不需要擔心,一定是閑適舒服的。)
但肥皂不同。肥皂是日常必需品。
誰家不需要漿洗衣服?
與其用那洗不幹淨的皂角,還不如花些銀錢買去汙效果更好的肥皂。
而且肥皂易於儲存,即便暫時積壓也不怕。
有了肥皂這一拳頭産品,寧家便暫時不用擔心失去收入來源的問題了。
“那就好,從明天起,兒子便讓七郎、十郎全力做肥皂。咱們也不用捆綁銷售了,就正常銷售好了。”
“臭小子,你又打的什麼鬼主意。你爹我可是被你耍的一愣一愣的。”
寧良微微有些不悅。
寧修彷彿一切事情盡在掌握,而他只能‘聽命’於兒子,這讓一家之主的寧良很不爽。
“爹,我這也是為了咱家好啊。您想啊,一開始如果咱們不把肥皂和手抓餅搭售,有多少人會去買它?”
“那現在為何又要單獨銷售。”
“爹,肥皂的名氣現在已經打出來了,還怕沒人買嗎?現在正是擴大生産爭取利益最大化的時候,豈能因為手抓餅的銷售而限制了肥皂的銷售?”
寧良恍然大悟。手抓餅是即食品,不管是製作還是銷售都有限制。而肥皂可以大批次生産,只要産量上來了銷售利潤超過手抓餅只是時間問題。
擴産不是一件動動嘴皮就能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人手緊缺的前提下。
寧修決定給兩個堂弟漲薪。
多勞多得的觀念必須建立起來,以兩個堂弟的貢獻,一個月四貫的月錢加提成很合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寧修發現兩個堂弟的性格還是很好的,簡直不像四叔生出來的......
自己沒有親生兄弟,能夠倚靠的便是這些堂兄弟們。
寒門出身本就起步比別人低,若是再不能倚靠宗族的力量,將會舉步維艱。
那些叔父一個個心機縝密,很難拉攏,還是這些心智純真的堂兄弟更容易倚靠。
當七郎和十郎得知三哥要給他們漲薪時,感動的稀裡嘩啦,紛紛表示要為三哥效死命,這輩子都要跟著三哥幹。
這也不難理解,小小年紀就拿到高階僱工的薪水,換做誰也會激動不已。
“三哥,有一句話我不知當不當講。”
七郎思忖了半天,還是咬牙說道。
“都是自家兄弟,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
寧修笑了笑,化解了尷尬的氣氛。
“我覺得三哥應該把大郎、二郎、四郎、五郎、六郎他們都叫來幫工,這樣咱們也能做更多的肥皂。”
“......”
這個提議還真是夠沒腦子的。
寧修當然知道人多的優勢,但人多的劣勢也很明顯。
那就是雞一嘴,鴨一嘴,很難步調一致統一行事。
尤其是僱傭純一色的親戚,這種問題會被無限制的放大。
事實證明,家族式的管理是有很大弊端的。
何況二房和大房、三房的關系一直不好。雖然現在透過購買骨頭、碎肉修複了和三房的關系,但那也是表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