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董小藤則是微微搖了搖頭。
黑色的符咒董小藤自然也是見過,她知道這些陰司之中的符咒,是專門對付陽間修道之人,而此時對付董小藤正好。
這符咒多是一些陰司鬼修所用,可此時出現在這個女人的手中,就說明她與陰司之中應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想來這個女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想罷,董小藤也不在猶豫,一張金色的黃符出現在她手中,雖然只有一張符咒,但在符咒的上面,隱隱的蘊含了意思淡淡的金色光暈。在那層金色光暈之下,還有一絲若隱若現的雷電閃爍。
董小藤手中的這張符咒,正是高玲梅之前教她畫的引雷咒,自從學會之後,她還沒有真正的用過,說起來這還是她第一次使用。
符咒之所以會有非同凡響的力量,一般都是引動天地間的陰陽二氣。也就是所謂的陰符、陽符。但符咒威力的大小卻還要看畫符之人精神力的高低。其實精神力說白了就是所謂的修為。若是畫符之人精神力足夠,符咒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
而董小藤現在的精神力,已經很少有人可以比擬了,隨著九天玄女記憶的蘇醒,她體內的精神力也是與日俱增。
此時董小藤的身體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寶庫,其中蘊含了龐大的精神力,但她卻不知道如何運用。這張引雷咒是她在來豐都之前所畫,現在剛好攀上了用場。
那個女人見董小藤手中的符咒,心中再次一陣。道門之中,很多門派都會使用符咒,但唯獨以茅山為最。而董小藤手中的引雷咒,也是茅山中的不傳之秘密。
當然,董小藤是不知道這些的,若是她知道的話,定然會奇怪為什麼高玲梅會茅山的不傳之秘呢?
第一百四十八集引雷咒
第一百四十八集引雷咒
可那個女人一眼就將董小藤手中的符咒認了出來,正要開口說些什麼,卻又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在董小藤將引雷咒祭出後,就見原本混沌一片的天空之中竟然隱隱的有雷電浮現,就如同暴起的血管一般。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天上的異相所震驚,紛紛交頭接耳,不知所措。
那女人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董小藤以及那引雷咒上,也沒有注意到周圍的情況,更不知道董小藤五道輪回司司命的身份,若是知道估計也不會如此莽撞。
天上那原本若隱若現的雷電愈加明顯,漸漸彙聚成一條粗大的電舌,向這那個女人所在的位置劈了下去。
而董小藤只是雙手抱肩,若無其事的看向那個女人。
雖然這女人當時差點殺了自己,但董小藤還有很多事情想要詢問,自然是不會下殺手的,而且她還記得,當時張不二雖然攔下了她的攻擊,卻也身負重傷,想來這女人的實力也絕對不僅如此。
於此同時,天上的那條電舌已經如出海的蛟龍一般,蘊含著磅礴的天罰之威,想來俯沖而來……
當如此驚人的電舌披在那女人身上時,在其周身浮現出了一團金色的光暈,竟然硬生生的接下了那磅礴的雷電。可即便如此,那女人的身上也在兩相接觸下,變得狼狽不堪。
周圍的人就沒有她那般幸運了,雖然他們不是董小藤的攻擊物件,但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此時的那些黑衣人一個個的都是狼狽至極,身上的衣服更是皆是破爛不堪,臉上也是焦黑片,就如同剛才煤堆中爬出來一樣。
看著在場的這些人,董小藤竟然忍不住笑了出來,那些黑衣人知道董小藤的身份,自然不敢說什麼,只能打碎了牙齒咽進肚子裡,但那個女人就沒有他們這般淡定了,指著董小藤的鼻子怒道:“你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會茅山禁術?”
聞言,董小藤則是一怔,她不知道引雷咒的事情,於是好奇的看向那個女人:“什麼茅山禁術?”
那個女人以為董小藤不想說出自己的身份,於是冷哼了一聲道:“哼!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她的話音剛落,董小藤就感覺周圍陣陣陰風湧動。就見那個女人的背後出現一把木劍,在空中虛點了幾下,緊接著,董小藤就聽到陣陣的鬼哭之聲,從四周傳來。
同時從虛空之中飄蕩出無數的陰魂。這些陰魂數量眾多,比起之前在封門村中見到的那些,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起初,董小藤因為它們不過是些普通的陰魂罷了,但誰曾想,其中實力最弱的也有著近百年的修為。
就在她心中想著這些時,那些數以千計的陰魂便向董小藤沖了過來!
這下她也不敢輕敵了,雙眸瞬間變色,同時背後一雙金色的鳳翼浮現而出。隨著那雙由金光彙聚而成的鳳翼扇動,董小藤的身子升到了半空之中。此時的董小藤猶如九天而下的仙女一般,身上散發出一股讓人窒息的神聖氣息。
在場的那些黑衣人見到董小藤的樣子都是目瞪口呆,而些陰魂竟然被董小藤身上所散發出的氣息,嚇了回去,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
那個女人的臉上寫滿了震驚,她所震驚的並非是董小藤擊退了那些陰魂,而是董小藤身上散發出來你的氣息!那股氣息竟然在某個瞬間,讓她感覺天上的並不是董小藤,而是飛將而下的神明。
“你到底是何人!?”半晌後,那女人才回過神兒來,對董小藤問道,她此時的語氣已經沒有之前的敵意。
董小藤緩緩的從天空之中落了下來,玩味的看向這個女人:“你真人真是沒有禮貌,你還沒說你是什麼人,我憑什麼告訴你?”
聞言,那個女人便是一怔,隨後臉上一絲怒意浮現,但卻轉瞬即逝:“我是紫雲山一脈,韓兆依……”
聽到這裡,董小藤心中便是一動,紫雲山一脈,也是道教的一絲分支。
說起來,紫雲山最有名氣的便是玄真觀了,興建於洪武年間。紫雲山,取意太上老君的紫氣東來之意。
而道教中的太上老君也是確有其人,便是出了名的聖人老子,其最有名的作品便是《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