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闊現在回憶的是一家叫做“普斯出版社”的出版社所說的東西。
普斯出版社是美國洛杉磯一家名氣有限的出版社,在這個出版社林立的地方,一直有點不溫不火的感覺。
認識這個出版社的人也不多,也就是鄒品清在裡面下了一些功夫,也找了一些人,才知道這個出版社的存在,感覺也比較適合。
因為這個普斯出版社,如果說要類比的話,有點像是上一個時空,李闊在中海這邊合作過的新星出版社。
這樣的出版社,雖然說相對來講,歷史短一點,但是短一點歷史的出版社,往往能夠提供活動性比較大的合作,而且他們這邊也很靈活,並沒有太多的忌諱。
這種合作,可能會看起來沒有太多利益,但是操縱的好了,還是會迎來一個不錯的結局。
……而李闊昨天在普斯出版社裡,遇到了一個美國人。
這家夥應該是一個白人,不過身高還沒有李闊高,看起來瘦瘦小小,尖嘴猴腮,有一種猥瑣的氣息。
這人叫做克裡斯羅德,羅德是姓,克裡斯是名字。
克裡斯羅德昨天和李闊的原話就是:“夥計,考慮一下吧,你得知道,你有一張中國人的臉龐,而且你並沒有在這裡出名過,他們並不會喜歡你的書,很有可能沒有耐心去看。但你卻對自己的書很有信心,既然這樣,那你為什麼不和我們合作,自費出書呢?這可是很流行的事情,也是在趕時髦,況且,以後的收益,幾乎全部都是你的,這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當然,這個前提是你得對自己的書有信心……”
當時,李闊對克裡斯羅德的話很不爽,畢竟自費出書這種事情,聽起來就有一種受侮辱的感覺。
我在中國,好歹也是幾千萬銷量的超級暢銷書作者了,結果在你這兒,你居然要讓我自費出書?這不是扯淡麼?
所以李闊在那個時候狠狠地拒絕了羅德,但是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卻覺得還真有點搞頭。
自費出書這事兒,雖然聽起來很沒有面子,讓人覺得很蛋疼,可是背後還真是有那麼點實惠。
畢竟,自費出書,對於很多人來說,主要就是兩大障礙。
這其中,第一個障礙,自然就是出版的費用,自費出書的費用還是不低的,而且往往是印刷冊數越多,需要花費的金錢也就越高。
這樣的費用往往會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對於很多有出書夢的人來講,都只能是在心裡想想,往往也沒有太多人真的去實踐。
接下來第二個障礙,就是書的銷量。
一本書從出版到售賣,肯定還是需要賣到一定的數量去掙錢的,如果不能掙錢的話,那就只是一些人的純粹自我愛好,只是想讓這些書作為一個紀念罷了。
但是自費出書的,基本上這些書都很難賣出去,畢竟好賣的出版社一般都會花大價錢去收買承擔風險,也不用到自費出書的程度。
所以,書的銷量方面,也成為了自費出書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