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銀海和華箏這兩人現在肯定是對李闊懷恨在心,恨不能好好料理李闊一頓的,也恨不能重新得到之前的名次。
尤其是華箏,之前的華箏還想著要在李闊得到那麼多贊助商點名之後名詞卻依然遙遙領先李闊,讓人好好看看他們至今的差距,但是之後的現實給了華箏一個耳光,所以她現在就是在卯足了勁等著再來一次反擊什麼的。
大家其實對這幾人也有一定的瞭解,也知道這夥人的性格,就對這個訪談更是充滿了期待。
不過李闊現在不僅僅是訪談的事情,眼下在他身上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神鵰俠侶》將要大結局了!
這本書差不多也在《東海報·文學版》上連載了一年,一百多萬字到現在到了最後的尾聲。
因為有了之前幾本書的成功案例,李闊的《神鵰俠侶》的出版版權已經被出版社花了一百五十萬買走,而且還有之後的紅利分成。
和這個出版社的合作,版稅一百五十萬都已經不算是主要收入了,因為李闊他們還是比較關注之後的利潤分成,李闊的小說有著這個能力。
之前的《俠客行》、《天涯明月刀》都讓李闊得到了很多利潤分紅,之後的《許三觀賣血記》更是得到了許多分紅。
現在的《神鵰俠侶》比當時的《俠客行》要熱門了許多,現在《東海報·文學版》的銷量也不是當時能和現在相比。
所以,沒有道理說《神鵰俠侶》的實體書銷量不行。
就在這個情況之下,《神鵰俠侶》的版權已經暫時賣出去了嗎?
本來興東出版社那邊給李闊的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現在的這個出版社的條件也很好。李闊選擇現在的出版社,原因主要是鄒品清建議了他,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裡。
因為如果一直讓李闊留在一個興東出版社一直一起合作的話,會引起其他很多出版社的眼紅和厭惡什麼的,到時候還有可能會被孤立。
這東西聽起來沒什麼,實際上還是有些問題的。
這些東西總要分杯羹,才能少點麻煩的。
就好像前世星爺的電影,其實誰都能保證一定要大賺,在這種情況之下也需要賣出一部分投資權,有錢一起賺。
李闊現在有點這個意思,所以《神鵰俠侶》的版權才被賣出去了。
興東出版社大致也知道李闊的想法,倒也不會生氣,只是和李闊爭取下本書的出版權。
而現在《神鵰俠侶》已經將要結局了,很多人現在堵在強烈期待這個結局。
其實《神鵰俠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本又好看又鬱悶的書。好看的地方當然不用多說,鬱悶的地方主要是說中間的幾個節點,尤其是小龍女被撿漏的事,還有楊過斷手都讓人撕心裂肺過。
不過到現在,大家只是在等最後的結局,盼望小龍女能夠存活,哪怕這個機會已經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