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到了《藥》這篇小說。
“我去!李闊總算是寫東西了……而且是一篇短篇小說,不管怎麼說總算是有東西了。”
“年度作者大賽”官網上,的確有不少人在等著李闊寫的新東西。
現在,大夥兒第一時間就去觀看了。
第一眼,他們都覺得有點怪怪的,因為這篇小說的敘述筆法帶著一種明末西學東漸的翻譯腔相對的白話文味道。
其實中文在白話文化之後,到了目前都沒有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筆法和敘述方式,中間摻雜著許多西式用語的東西,但與當初封建末期那種古文味道或者純粹西化翻譯腔的文比起來,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
但李闊這篇小說……
不過大家只要仔細往下看,就能夠被吸引。
畢竟這篇小說,還是有一種期待感的,到底能不能治好病,到底這個藥是什麼東西……
然後大家沿著小說的敘述往下走。
這裡有一明一暗兩條線,一條是明線華老栓為了治兒子的癆病,聽信儈子手康大叔的話,買人血饅頭來為小栓治病,但服後無效後死亡。一條是暗線夏四奶奶的兒子夏瑜為了推翻清朝的統治,為瞭解救苦難的百姓,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兩條線看完,所有人的心裡都已經忘掉了這篇小說的敘述筆法之類的東西,大家心裡都只剩下一種悲哀。
濃烈的悲哀。
這小說最諷刺地方莫過於華老栓買的人血饅頭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為無數人的未來和幸福犧牲的,最終卻被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鮮血。這是極其讓人感到悲涼的事實。
而且,在茶館裡無聊的看客們只認為夏瑜的行為是在“作秀”,對他因宣傳革命道理捱了打,不僅不同情,反爾還幸災樂禍……
當這些東西全部算在一起之後,就有人立刻覺得自己明白了李闊為什麼要用這種筆法——
“就是為了描述現在的社會狀態,其實還有很多那年頭的殘餘!”
看完之後,年度作者大賽的關注者們,幾乎每一個人都籠罩在那種悲哀之中。
而現在,網路上很多人就李闊事件展開了各種延展,把曾經一些網路暴力消費,或者是被各種節目給曲解的人總結出來。
這其中包括一些被剪輯陷害的明星,也有一些社會事件,有很多營銷號用來消費一些普通人的事跡,害得人家隱私全無,營銷號大把大把數錢,看客們聽個熱鬧,哪怕是最後真相大白,也依然有很多人會去質疑……
這些總結讓很多人義憤填膺,感覺到了新時代的一些陰影。
就在這時候,《藥》也走入了網路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