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現在再次培養出了一些武俠迷,同時也培養出來了一些新的武俠小說。
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跟風的人太多,看到什麼東西火就立刻上。
就好像另外一個時空裡的那些小妞電影、青春電影一樣,最開始大家看到這種電影特別容易以小博大,容易掙錢,一窩蜂往裡面紮,結果不過一年多了,這個型別基本上就被廢掉了……
因為跟風的東西多,容易泥沙俱下,屎尿齊流。
當年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結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跟風太多,什麼好就全部上了。
這些東西,跨過了時空的阻礙。
此時《射鵰英雄傳》的大火,也帶來了許多跟風寫武俠的人,很多小說網站和傳統媒體,都出現了一些武俠小說。
傳統的報刊上,也開始出現了對武俠小說的追逐。
很多報紙在徵稿資訊上,也出現了對武俠小說的偏愛,特地讓一些約稿作者嘗試著去寫武俠小說。
這都是被《射鵰英雄傳》帶起來的風潮。
因為《東海報·文學版》目前取得的成績是讓很多人眼紅嫉妒的,瘋狂上漲的銷量成為現在紙媒出版行業中唯一的亮點,很多人自然都想要複制他們的成功。
而究其原因,顯然就是《射鵰英雄傳》。
大家也知道好內容的重要性,《射鵰英雄傳》自然就是優質內容給《東海報·文學版》帶來的改變,可是優質內容,未必真的那麼容易判斷,很多東西只是有文學性,卻未必有商業性。
這樣一來,就有很多人把目光盯著武俠小說。
因為武俠小說已經有了《射鵰英雄傳》、《俠客行》這些作為先行者,帶來了很多讀者的回流。
就好像另外一個時空一些人看完《三體》之後特別震撼,特意去找許多科幻小說來看一樣,很多人在看了《射鵰英雄傳》以及李闊之前的武俠小說之後,依然還是覺得不夠,依然會去尋找其他的武俠小說來看。
所以最近武俠小說整個兒熱度都開始增加了。
這樣,現在全國的很多武俠小說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在網路上的武俠小說畢竟還是少一些,哪怕出現也很容易就會被淹沒……畢竟網路上主流還是各種仙俠玄幻小說,武俠小說的生存空間並不高。
但是在傳統紙媒行業裡,武俠小說也不斷出現,並且開始攝取了許多觀眾們關注的目光。
很多人在看了李闊的武俠小說之後覺得不過癮,都會去找同類小說。
雖然說現在武俠小說市場也因為太多人的入行泥沙俱下,可是依然也有大浪淘沙之後讓人感覺不錯的作品。
這也算是逐漸帶起來了一個行業,讓很多人看到了小說的一種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