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評委是有資格對一部作品給出負分的,而且熱度上也會做出反應。
畢竟如果一本書寫的不好的話,熱度也基本上上不去,上去了也會是一些謾罵……這樣的話,一本書就有可能出現負分,反而降低積分。
更何況,一本書還是要佔據一定的構思時間的,哪怕一個人為了積分亂寫書,也依然會帶來自身資源的巨大浪費。
到時候,他們要分心構思很多本書,也會降低書的質量……
所以,這個賽制從各方面來講,肯定無法保證絕對公平,但是相對公平是綽綽有餘了……
而且,從這個賽制每一次的評比都能夠看得出這個賽制的受關注度。
在最開始那幾年的“年度作者大賽”,每一個月的評比,都會在一些報刊雜志上出現大篇幅的分析,分析每一個作者的名次還有他們的書,也分析他們接下來的走勢,分析他們的敵人……
新聞裡也會播放這個比賽的內容,還會採訪很多作者,電視臺也經常會播放。
之後進入新媒體時代,尤其是在微博出現之後,每一輪“年度作者評選”的展開,都會帶來很多人的圍觀,在微博上都會帶來上億的恐怖熱度!
在這個情況之下,只要能夠在比賽之中露臉,大放異彩的話,整個人的逼格和知名度都會蹭蹭蹭往上漲。
而這個賽制,跟一些職業體育專案比賽一樣,很容易吸睛。
李闊也很瞭解這個賽制了。
而這個賽制其實對他來說,很貼合……
畢竟李闊將會從系統裡源源不斷地抽出一大堆小說和其他各種各樣型別的文章,這些文章將會保證李闊接下來能夠得到足夠的關注度,同時也將會有很多的文章開始暢銷。
這就是他的資本……
所以,其他人可能在接下來的時間之內都只是發一本書,但李闊卻能夠發很多本書,而且還不會因為發的書太多而降低質量。
李闊已經把這些事情都想的比較明白了。
有了這種優勢,他對於接下來這一年的“年度作者大賽”也抱有很高的期望。
現在還真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很多東西大家都會用各種各樣的熱度和各種各樣的炒作來讓它們走入到人們的視線裡。
……李闊很快就填寫了報名錶並且把自己的報名錶與參加這次大賽的合同一起寄到了“年度作者大賽”的比賽組委會。
很快,這一次“年度作者大賽”的許多訊息就開始發布在了官方網站上,同時在微博之類的地方,有關於這次大賽的事情也開始了預熱,有很多人都在對這次大賽發表很多觀點。
就在這個時候,“年度作者大賽”的官網上,直接更新了一條新聞,說李闊參加了這一次“年度作者大賽”的角逐,他的專案是“年度最佳新人作者”!
頓時間,這個訊息很快就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