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文壇發展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很多東西都已經定格下來,李闊這種說法,簡直就是想要另起爐灶的感覺。
但是他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說這種話,難道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可想而知,李闊的這種話出來,肯定會引起關注,而且會讓很多人感覺到李闊是一個妄人……
很多人估計也會開始批判他。
當然事情也未必會那麼嚴重,畢竟現在這時代,想要透過口出驚人之語來出名的人也不少,不缺李闊一個,大家也未必真的會關注他。
這一切還是有機率的。
反正他還年輕,誰還沒有個年少輕狂的時代?或許說出來也沒有人太當回事呢?
而對於李闊來說,他這麼做,並非只是腦門一熱。
主要的問題是,李闊發現自己雖然已經寫出了好幾本書,但是現在在整個共和國文壇裡,還是缺乏關注度。
雖然,嚴格說來李闊的粉絲數也不算少,而且還在持續進步之中,但李闊感覺這還是不夠,尤其是比起那些在作家排行榜收入前十的作者,他就很沒有存在感。
那樣,也會帶來李闊的系統裡缺少足夠幾分的問題。
而現在這種話,只要他說出來了,哪怕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好歹也總會帶來一定的關注度,即便現在他們沒有太重視,但隨著《射鵰英雄傳》的發布,越來越多人會想起這個事兒,到時候他身上的光環瞬間就會增加一大截。
這就是李闊的打算。
反正他有系統,接下來估計還會抽到許多的武俠小說。
所以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這幾年,一個很明顯的事情就是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你有什麼辦法讓大家重新喜歡看武俠小說呢?”古松在經過短暫的震驚之後,恢複了平靜,開始詢問這種問題。
“我認為並不是武俠小說的衰落,只是說時代使然,沒有特別好看的武俠小說衰落,僅此而已。人類,從擁有智慧開始,就是喜歡聽故事,喜歡挺好故事的。有寫得好的武俠小說,大家依然會喜歡看!所以只要把故事寫好了,這些都不是問題!《俠客行》就是一個例子,而我現在的《射鵰英雄傳》也是如此。”
李闊這又是一番理論拋了出來。
這次為了這個專訪,為了搞個大新聞的目標,李闊仔細回憶過前世的很多東西。
首先就是一些武俠小說的傳統根源研究以及中國武俠小說的演變。
其次是孔慶東教授在《百家講壇》上有關於武俠小說的紀錄。
再次,則是好萊塢一本編劇聖經《故事》上的觀點。
當然李闊記得很不清楚,只是能把其中一些大致的觀點,結合這個時空裡的一些文學理論一起演繹出來。他畢竟也不可能事無巨細地記得前世的所有東西,但是有一些大概觀點,再加上他之前透過學習得到的文學常識和文學理論,基本上是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