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邊城,大地蒼茫似遠無窮無盡,草長馬肥,人卻貧瘠。一陣陣蕭瑟的風聲,吹起一幅幅洪荒的景象……”
袁墨的文章裡,這一段給了人無際的遐想。
這篇文章,寫的是傅紅雪。
傅紅雪就是那麼一個帶有濃烈色彩的人物,他一生都是一場悲劇,卻在最後依然心向光明。
這年頭,傳統作家最開始並不吃香,大部分人只能依靠國家的補貼才能生活……
可在網路發展了十多年後,許多人再一次重新關注當年的那些人,有的傳統作家重新回到讀者視線。
袁墨就是這種人。
他現在是中國比較好的傳統作家,他口中誇贊的作者,肯定不會明天就大紅大紫,可這種認同,卻是大部分作者很難得到的。
袁墨輕易不開口。
而現在網路時代,資訊龐雜,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人。
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裡巴人,也有了不同事物感興趣的家夥,所以喜歡袁墨的人也並非不存在。
喜歡袁墨的,甚至還包括了其他一些名人,這裡面可能還有明星的存在。
而這群人有一部分蒐集《天涯·明月·刀》,看看這個傅紅雪究竟是什麼人。
看完之後,許多人也是放下了報紙,心裡大致贊同袁墨的評論。
很多人在心裡想,自己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出彩而讓人心疼的男主角了……而且如果仔細一想,傅紅雪還是有身體缺陷的,就那麼一個人,居然還是讓自己心中忍不住抽疼。
“看完《天涯·明月·刀》我就很喜歡李闊,也喜歡傅紅雪,這種感覺可能大部分人都有過:希望和其他人一起分享喜歡的東西。現在我發現居然袁墨老師也對李闊的傅紅雪都印象深刻,就感覺自己總算是追上大家的腳步了,心裡真是挺開心的。”
袁墨的一個肯定,對《天涯·明月·刀》來說的確意義非凡,因為這意味著得到了主流文學圈的贊同。
中國的文學,畢竟還是存在兩種。
一種是通俗文學,也是大眾文學,這包括了大部分網路小說,以及一些以娛樂為主的實體出版物,同時也存在一種精英文學,就是例如前世的餘華、王小波等人的東西……
這兩者你不能說哪種更好,可是約定俗成,好多人總會在心裡覺得精英文學認可的相對而言是會更高逼格。
雖然這種想法會讓許多人嗤之以鼻,但它就那麼高懸在腦袋上。
而袁墨他們這種比較屬於精英文學的人突然有這麼一個贊揚,的確會讓一些人覺得《天涯·明月·刀》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