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了一個鋪墊的開頭之後,故事逐漸開始有了點精彩的意思。
一個神通廣大有著很多歷史的爺爺、主人公的雙重身份,還有這讓人浮想聯翩的戰國帛書……
當幾個要素融合在一起的時候,《盜墓筆記》開頭的故事也逐漸走向了精彩!
而讓一些老書迷覺得相當有趣的,還是中間一段對南北盜墓流派的描寫——
“再後來時間長了,盜墓這東西和其他東西一樣,也有個文化的積累,到我爺爺那輩,已經有行規、門派之分,那個時候盜墓的分南、北兩派,南派就是我爺爺那派,擅長洛陽鏟探土,高手只憑一個鼻子就能斷定深淺朝代,北派則他們精於對陵墓位置、結構的準確判斷,也就是所謂的‘尋龍點xue’。但是北派的人有點古怪,怎麼說呢,按我爺爺的說法那就是他們不實在,花花腸子太多,盜個墓還搞這麼多名堂,進去東西拿了就走唄,還要一扣二扣的,擱現在就叫官僚主義得很。而南派規矩就不多,且從不忌諱死人,北派人罵南派是土狗,糟蹋文物,倒過的鬥沒一個不塌的,連死人都拉出來賣,南派罵北派是偽君子……”
這一段描述,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而這也正是讓人覺得不明覺厲的地方。
網文在發展十多年後,幾乎什麼都被人寫過,幾乎什麼東西都火過了。
而有的文,並不僅僅只靠調動讀者的腎上腺讓人爽快期待,而是有一種讓人窺伺另外一個行業的感覺。
這種技術流的文,也照樣能夠吸引很多人。
娛樂文的拍電影唱歌,競技文的籃球足球圍棋,工業文、歷史文……
這樣的行業,哪怕是很生僻,但如果能夠描寫出來帶有故事性,照樣也能讓人不明覺厲,感覺自己讀了一本書漲了很多知識。
《盜墓筆記》就是如此!
盜墓這個行業,之前根本沒有人寫過,中偶爾提到一點,但《盜墓筆記》裡已經把這個行業最開始就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描寫出來了。
“原來盜墓還有南北兩派,還相互看不起……哈哈。”
“南北派差距那麼大啊?這盜墓都給整出文化來了!”
“我感覺南派沒啥錯,盜個墓還整那麼多幹啥?”
……很多人一邊看書,心中一邊做出了對這個盜墓派的判斷,不過不管怎麼說,他們都覺得很有趣。
這種瞭解新知識,彷彿真的在旁邊看到一個行業細節的感覺真是不錯。
“‘怎了?’我問道,‘這東西有什麼蹊蹺?’
他皺起眉頭,說道:‘不會吧,這張好像是張古墓的地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