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走後,徐大過來對黃尋說道:“遠達,我在相救賀大人之時,順便救出了一位先生。
這位先生聽說遠達為我之主將,故隨我前來相見。以答謝遠達救命之恩”。
“哦,此人能讓徐大哥稱之為‘先生’,想必定是飽學之士。徐大哥可速為我引見之”。
徐大得令之後,馬上為黃尋引來一位身穿獄卒衣服的人。
黃尋但見此人骨瘦滄桑,看來也是受到過潘達刑罰的對待,但神態卻是精神矍鑠。應該是被救之後,欣喜所致。
此人見到黃尋之後,自報姓名道:“在下郭逴,表字義真,見過黃校尉。在下本是吳郡武康人氏,因前來餘姚訪友而被潘達所拘。
我同鄉好友何康本是餘姚縣丞,因不與潘達同謀,而為柳升所害。今得徐壯士所救,故特來拜會徐壯士之主將。以答謝黃校尉相救之恩”。
“郭先生不必如此。尋受賀家之恩,故身赴餘姚,救援賀大人。郭先生之釋,亦屬天命哉,非我之本意也。故我無恩義於郭先生也。
況郭先生之友不懼叛賊,敢於犧牲,此卻是大義無畏之人。我實感佩之也”。
“黃校尉所言,我為友悲慼之餘。尚感謝黃校尉認可我友之壯行。我友與我本是同年學藝,我尚白身無職,而我友為大義赴死。
如此想來,我實愧於我友也。我當帶我友之靈柩歸返故鄉,這是我最後能為我友所做之事了”。
“尋聞郭先生之言,我實感受到了郭先生與摯友之深厚情義。郭先生歸返故鄉之事,不知尋是否有,為郭先生效勞之事焉”?
“歸鄉之事我一人足行之。只是我被捕之後,囊中俱空,無法僱傭抬柩之人。此事可能需得黃校尉助之”。
“郭先生不避士人議論,我實佩服之。當今之世有幾人能做到,如郭先生這般為友捨棄顏面之舉。郭先生請放心,此事我必助之”。
黃尋說完之後,馬上命李開給郭逴一兩銀子當做佣費。哪知郭逴推拒道。
“我僱傭人手,只需十貫錢足以。多餘之費,不可接納。還請黃校尉予我十貫錢”。
黃尋聽後讚道:“郭先生之風骨讓尋感佩。有道是‘千金買馬骨,信義鑄忠魂’。郭先生與亡友都是篤行信義之人,難怪能成為摯交好友。李開,給郭先生十貫錢”。
李開將十貫錢交給郭逴後,郭逴對黃尋行禮拜謝道:“郭逴多謝黃校尉了。今日之恩,日後吾必報之”。
“哎,郭先生這話我就不愛聽了。我非是挾恩圖報之人。郭先生就當我為令友奠亡頌禮即可”。
郭逴聽完黃尋這話後,不再回答。對黃尋長揖一禮,轉身離去。
處理完郭逴這事後,黃尋自然回驛館歇息。畢竟今晚夜襲,黃尋也耗費了大量精力。
次日午時,柳升在集市口被斬。首級被懸在城門前示眾,以此來告誡身懷貳心之人。而黃尋這時則與眾人聚於縣衙大堂宴飲,以慶祝賀景得脫大難。席間賀景舉杯敬黃尋道。
“此次多虧了世侄捨身相救,不然老夫就要身遭大難了。來,我為答謝世侄相救之恩,請世侄滿飲此杯”。
黃尋急忙起身避讓道:“尋怎敢讓二伯相敬!況尋受外祖賜字之恩,為賀家赴湯蹈火,尋在所不辭。此次救援二伯乃尋之本責也。尋請二伯勿需言謝”。
賀景聽到黃尋推讓,強要讓黃尋飲下此酒。賀茂也出言勸道。
“遠達所言雖有道理。但此次你為我二叔之救命恩人,受這一杯也是應有之義。有道是‘長者命,不敢辭’。請遠達不要再推拒了,就從了我二叔之命吧”!
黃尋見推拒不過,只好飲下此杯敬酒。賀景見黃尋飲下此杯,當下大悅。宴飲之間,更增喜氣。
黃尋雖與眾人一道邀喜同飲,但卻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坐在一邊,悶悶不樂的於鑑。
黃尋見此,於是走到於鑑身邊問道:“於公子,今日是我二伯脫災之喜宴。為何於公子獨有愁容”?
“唉,我大哥將我於家所有資財、僮客俱都帶走。我於家如今只剩一座空宅了。這叫我如何不愁”?
“原來如此。按於公子所說,你大哥裹挾尊父隨潘達俱逃。我想他們只能逃往句章。
句章並無出海之良港,他們早晚會受擒伏誅。於公子之資財、僮客,到時應該也會一併歸還才是”。
“黃校尉有所不知。我於家在海外島嶼之上,尚有數百人曬鹽為業。我就怕我大哥直接召集這些人,讓他們前來為潘達造船,渡海投魏”。
“可是造船需要有大量木材、鐵礦,潘達和你大哥應該沒有這麼多的物資來造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