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岱這時則開始寫上奏給孫權的報捷文書,寫好之後連同桓衝的首級一起傳首建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處理完城中治亂安民之事後,呂光和黃尋回到呂岱駐足之地。
呂岱說道:“如今龍編已破,桓衝受誅。但桓衝餘黨費揚、黃亂尚在鬱林為禍,我欲在龍編休整七日後,再發兵鬱林,徹底靖清此次叛亂。黃尋”。
“屬下在”。
“我率軍去鬱林後,龍編就交由你鎮守”。
“是。請刺史大人放心,屬下一定守好龍編。不負刺史大人之託”。
呂岱又說道:“我聽說戴良尚在圍攻都龐,一時還不能攻下。若戴良向你求援,你可派人援之。至於交趾郡其餘桓衝逆黨,是剿是撫,你可自決之”。
“是,屬下知道了”。
呂岱交代完諸事後,命黃尋等人退下。
七日之後,呂岱率領呂光、徵雄、徵鬘、冉彬前去征伐鬱林。黃尋成為龍編鎮守大將。
黃尋鎮守龍編決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消滅盤踞在安定的桓衝餘黨。
黃尋命李東回安定作為內應,開啟城門,理應外合一舉攻破安定。
李東對此卻有不同想法,對黃尋說道。
“主將,安定由桓臨和桓吉共同防守。桓臨與主將仇深似海,不可能投降,但桓吉卻能辨清形勢。我回安定後勸桓吉歸降,桓吉知桓衝死訊,其再無憑依,定會歸降。
到時我讓桓吉攻殺桓臨,獻出安定。如此,我軍不費一兵一卒,主將就可除滅桓衝餘孽矣”。
聽完李東之言,黃尋說道:“李東,你既有此想法,那便去辦吧”。
“是”。李東當即率領自己本部軍前去安定。
李東走後,李開說道:“主公,我觀李東此人根本未將主公視為主上,更像是門客一般”。
“李東之於我,好似昔年劉備之於袁紹一般,乃是賓客寄寓豪家,當然不會有盡忠之心。但此人略有小智,可為我日後佈局交州之棋子”。
“主公,你想如何處置李東”?
“李東在封溪取地納土,應是想效仿銚家一樣,成一地豪雄,開宗族之基。其心思在於開拓家業,不在軍旅戰事之上。我便順其所思,待拿下安定後,便在交州擇一地讓其駐紮繁衍。
李東作為外來之人,定會被本地豪族排擠,到時李東只有來求我為依託。我便以我在交州之關係助其剷除當地豪族,讓其強勢入主成為當地之冠首。如此一來,李東自然可為我麾下一棋子,日後可聽我命令列事”。
“主公,萬一李東成功建立宗族之基,卻翻臉不認主公,如是奈何”?
“李開,我在交州征戰將歷五載,呂岱麾下將領呂光、合浦太守郭象都與我親善,更遑論還有呂隆為我姻親,高涼錢博為我誼戚。這些都是我在交州征戰經營下來的人脈。李東知我之底蘊,焉敢不聽我令。他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該如何取捨”。
“原來主公在交州已然經營有如此繁盛的人脈,我卻現在才知”。
“好了,這事就不說了。你下去吧”。
“是”。
李東率領本部千人來到安定城下,呼城內開門。
這時已經握有安定軍權的桓深見李東回來,心裡一驚。怕李東回來後,自己軍權又沒了,故命人不納李東。
李東見安定不納自己,於是命人準備攻城。其實這是嚇唬城內,因為李東知道城內桓家主事人中,桓深、桓臨都是廢物。
桓吉略通政事,但是不知兵事。只要自己作出攻城的樣子來,定會驚動桓吉。有桓吉到來,那自己自然能安然進城。
果然,隨著李東軍隊鼓譟的聲勢起來,桓吉前來檢視。見到是李東的軍隊,桓吉馬上斥罵桓深,命人開門放李東進來。
李東進城之後,看也不看桓深一眼,對桓吉說道:“大人,還請找一僻靜之地,我有要事相商”。
桓吉馬上領著李東來到自己府中。兩人對坐之後,李東開口說道:“大人,可知桓衝戰死,龍編已破之訊息”?
聽完李東所言,桓吉如遭石破天驚,久久不言。
喜歡尋戲三國請大家收藏:()尋戲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