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黃尋率軍到達麋泠,先在城下紮下大營,準備明日開始攻城。
李東喚來自己在安定召納的心腹乞奕幹,準備讓其出城跟吳軍通報自己決意歸順吳軍,並告知開城獻降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乞奕幹父親正是被桓臨徵募的壯丁,在安定一戰戰死。乞奕幹失去父親後,又其母少時就去世,因而孤苦無依。後李東言離開安定,乞奕幹遂加入李東麾下。
李東攻佔封溪後,曾在自己麾下廣選聰明之人,教授恩主所傳之兵法,欲培植為得力手下。乞奕幹隨李東就學後,被李東看中。所以這次李東讓乞奕幹去跟吳軍聯絡。
乞奕幹脫出麋泠後,徑直來到吳軍大營。正與在附近意圖進入麋泠聯絡李東的徐四相遇。
徐四見乞奕幹從麋泠出來,出手擒住了乞奕幹。後從乞奕幹嘴裡得知,其是李東派來向吳軍投誠的人,遂帶乞奕幹回見黃尋。
乞奕幹見到黃尋之後說到。李東願意歸降朝廷,但徵鬘執意繼續頑抗朝廷。李東勸說不了徵鬘歸降,只能待吳軍進攻麋泠時開啟城門,放吳軍入城。以這種方式表達歸降之心。
黃尋聽後,答應了李東的請降。讓乞奕幹回報李東,明日進攻麋泠,讓李東伺機開城。
乞奕幹得了黃尋的承諾後,返回麋泠。
乞奕幹走後,黃尋對麾下諸將說道:“今李東願意內應我軍,明日一戰定能攻破麋泠,俘虜徵鬘。只要俘虜徵鬘及其族人,我軍就完成了刺史大人之命。到時直接押解徵氏族人迴歸龍編,此次戰事可得全功矣”。
諸將聽了黃尋的勝言,自然應命。
乞奕幹回到麋泠後,向李東回報,黃尋已經答應歸降之事。李東聽後大喜,命乞奕幹召集麾下屯長全部來商議此事。
屯長全部到後,李東說道:“諸位跟隨我遠離安定,來此邊荒之地。是要開創生存之所,繁衍後世。我之所以攻佔封溪,正是為此。後吳軍來攻,我初以為吳軍不會放過我等桓衝餘黨,故與吳軍相抗。
今得吳軍統帥黃尋言,可盡釋我等附逆桓衝之罪,接納我等。今桓衝衰頹,徵氏將傾。我等若再與徵鬘為伍,勢將難逃死罪矣。當起兵據城門,獻麋泠於吳軍。若如此,則正是我等歸降吳國之良機也。我召集爾等前來,就是想告訴爾等此事。爾等可願隨我一起降吳否”?
屯長們聽到李東所言,皆呼願隨李東一起降吳。
李東聽後大喜,命乞奕幹率五十人去滌洞待命。待明日吳軍攻城之時,就殺掉看守滌洞的守兵,救出徵延。然後李東開始安排麾下屯長明日起兵之事。
次日清晨,黃尋命全軍對麋泠發動攻城戰。
戰事一起,徵鬘率領本族精兵鎮守東門,命桓竭守北門,李東守南門。麋泠作為徵氏老巢,這城牆還是修有三米高。所以徵鬘有這個自信能守住麋泠,打退吳軍。
李東本來還想著到底怎麼謀劃起兵之事,未想徵鬘竟然把南門交給自己鎮守,李東這下可是心內大喜。
這時聽見攻城喊殺之聲,早就暗中等待機會的乞奕幹動手殺死看守滌洞的守兵,救出了徵延。徵延被救出之後,馬上按照自己與李東商議的辦法,前去城中曉諭族人,不要對抗吳軍。
李東這時則直接開啟南門,放吳軍進來。攻打南門的冷全見到李東,兩人會意一笑。
冷全說道:“李東,現在既然你已歸順我軍,那便隨我前去進攻徵鬘。能俘虜徵鬘最好,若是徵鬘頑抗,只能殺之”。
李東馬上答應,率領手下與冷全合為一軍,前去進攻徵鬘。
由於趙達受傷,所以摧鋒營是由吾彥暫時統領。吾彥命奉難營進攻北門,自督摧鋒營進攻東門。
摧鋒營戰士見到東門乃是徵鬘親自鎮守,想起趙達之傷,皆有怒氣。怒氣轉化為高昂士氣,皆欲斬殺徵鬘,為趙達報仇。
徵鬘奮力鎮守東門,與摧鋒營戰士搏殺激烈,打退摧鋒營戰士數次攀城之舉,牢牢堅守住東門。
但是不期冷全和李東從後來襲,徵鬘瞬間陷入到被吳軍前後夾擊的苦戰之中。
喜歡尋戲三國請大家收藏:()尋戲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